第445章 針鋒相對(第2/2頁)

這種情況下,決不能跟太皇太後來硬的,所以,蔡確決定坐觀虎鬥,以不變應萬變,這時候,能保住自己的宰執位置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也學王珪老僧入定。

司馬光可不是一個明哲保身的人,深信路不平有人鏟的道理,特別是對高滔滔要成立一個這樣的機構,淩駕於眾衙門之上,而且還有一支特種部隊作為堅強後盾,這與太祖皇帝以來奉行的分權思想背道而馳,成立這樣權力太大的機構,對朝廷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三朝元老李常以引退逼諫,司馬光感到心頭一震,熱血上湧,重重咳了一聲,正要出列勸諫,忽聽得殿上太皇太後高滔滔輕聲說道:“李愛卿,哀家問你,你果真要引退麽?”

李常把心一橫,老氣橫秋沉聲道:“是!請太皇太後恩準!”

“好!哀家準你告老還鄉,即刻生效卸任!今日內完成交接離職!”

宋朝十分注重禮儀,接受冊封和告老還鄉,都要實行三請三留,也就是朝廷冊封某人擔任某職位時,一般都要三請,該官員連續上表拒絕兩次,待朝廷邀請第三次的時候,才勉強答應。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形式,只是表示任官的謙虛。對告老還鄉者。朝廷也要三次挽留,告老者連續第三次請求隱退,才會勉強同意,表示朝廷對告老者的重視。

正因為有這個規矩,李常才敢如此直言請退。原以為太皇太後會按照規矩三留,沒想到第一請,便恩準了,而且讓他即刻卸任,頓時傻了眼。

滿朝文武也都驚呆了,誰都看得出來,李常這只是倚老賣老,用隱退來逼太皇太後收回成命,卻沒想到高滔滔竟然不顧以往慣例,直接恩準了他的請辭告老還鄉!

李常哆嗦了一下,他本意並不想隱退,盡管他是三朝元老,但年歲比王珪要小上幾歲,王珪都沒隱退,他身體也沒問題,又隱退個什麽勁,只是把這作為籌碼而已,聽了高滔滔這話,有些慌了,忙上前兩步,抱著象牙笏躬身道:“太皇太後,老臣的意思是……”

高滔滔根本沒理他,冷聲道:“司馬愛卿上前聽封!”

司馬光愣了一下,想不到高滔滔這會兒冊封自己,卻不知道要封自己什麽官職。

王安石變法之後,司馬光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因反對變法而被貶官,僅保留了資政殿學士的職位。他也知道,太皇太後作為變法保守派的領軍之人,一旦上台,絕對會重用保守派人物,只是不知會如何使用自己。現在聽了太皇太後的話,又驚又喜,頓時把剛才為李常幫腔的事情丟到了一邊,跨步出列,跪倒磕頭。

高滔滔卻不直接宣布任命,又朗聲道:“蔡確蔡愛卿上前聽封!”

聽到這話,蔡確心頭一涼,他已經貴為右宰相,僅次於首輔左宰相王珪,現如今王珪還在,又沒被罷免,總不能搶班奪權吧,所以聽到太皇太後讓他上前聽封,這職位便只有降沒有升的道理了。古代就算貶官,那也叫聽封,還得磕頭謝恩的。

蔡確哭喪著臉出列上前跪倒。

高滔滔道:“禦史中丞李常告老還鄉,蔡愛卿為人忠厚,仗義執言,可堪此任。由你頂替李常李愛卿,調任禦史中丞之職!”

禦史中丞雖然也是朝廷重臣,但卻不在宰執之列,蔡確由右宰相調任禦史中丞,顯然是被貶了。

蔡確心裏很不是滋味,知道自己當初力挺王安石變法,太皇太後上台之後,便廢除了全部新法,那時候他便知道自己會有這一天,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麽苦。盡管心裏酸楚,卻還得磕頭謝恩。

高滔滔又道:“司馬愛卿,哀家封你為右宰相,兼皇上侍讀!”

眾人又是吃了一驚,想不到禦史中丞,因為對太皇太後的懿旨不滿,以引退相逼,太皇太後竟然馬上答應,並立即進行了官職撤換!這一招殺雞儆猴、敲山震虎,頓時將殿堂上文武百官全都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