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郁悶

高滔滔微笑道:“好了,你接著說吧。評判戰爭勝負的標準是什麽?”

“嗯,先讓他們去把邊境地圖拿來,看著圖說好一點。我也回憶得清楚一點。”杜文浩道。

“好!”高滔滔起身走到涼亭邊,將焦公公叫了進來,讓他去三衙把宋遼和宋夏邊境作戰地圖拿來。

杜文浩道:“趁地圖還沒來,我先接著剛才的話題往下說,──其實,我很贊同司馬光判斷戰爭勝負的標準,也就是判斷戰爭是否取勝,最重要的是看發動這場戰役的目的是否實現。而不應當局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或者雙方傷亡情況的簡單對比。當然,戰爭的目的有很多種,比如開拓疆土、奪回失地、懲罰對方、消滅對方有生力量、圍魏救趙、抵禦侵略等等。”

杜文浩伸筷子夾了一夾菜送進嘴裏嚼著,接著說道:“戰爭的勝負判定必須有參照物,就跟運動一樣,你坐在小河的船上,對與河邊的景物你是運動的,對與船,你是靜止的。判斷戰爭勝負也是這樣,如果一個國家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抵禦侵略,最後結果把敵軍趕出了國境以外,即使傷亡大於敵人,也沒有占領敵方一寸土地,也應該說是勝利了(最典型的莫過於抗日戰爭)。如果是開疆擴土,即使傷亡大於敵人,只有持續占領了敵方領土,也是取勝了。”

高滔滔道:“那殺死多少敵人自己傷亡多少,對勝負判定沒有影響嗎?”

“當然有影響!”杜文浩道,“在懲罰性的戰爭裏就有,你要去懲罰對方,如果傷亡比對方還慘,又如何能說明你取勝了呢?當然,殺敵一萬,自損三千,有戰爭就有傷亡,這是肯定的,所以,在懲罰性戰爭裏,判斷是否取勝,除了自己的傷亡不能明顯超過敵方之外,還應當包括給對方城池、經濟、民眾心理等造成了巨大損害。如果殺入敵方縱深數百裏,攻克城池數座,摧毀占領區經濟,最後主動撤回,即使傷亡與對方相當,也可以說取勝了,因為對方受到的損失比自己大得多,算得上懲罰了對方了,達到了戰爭的目的。懲罰性進攻常常還同時兼有其他政治意圖。比如圍魏救趙(典型例子如對越自衛反擊)。另外,雙方傷亡情況對比,可以影響取勝的程度。雖然戰爭目的達到了,但傷亡慘重,超過了對方,就算判作取勝,也只能算慘勝。”

(寫到這,老沐想聊聊抗美援朝戰爭。這是鐵血網等網站最常爭執的話題。要討論中國是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勝,首先要撇開民族主義因素的影響,用客觀的標準客觀地進行評價,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果。

根據百度百科“朝鮮戰爭”詞條提供的數據,包括戰死、負傷、失蹤、被俘人數,中國人民志願軍共計損失39萬余人,美軍損失共計16.9萬余人。單純從中美對抗角度看,中方傷亡大概是美方的2.3倍。

由於戰爭是聯合國軍與中朝蘇三國對抗。中朝蘇一方戰損人數是62.8萬余人,聯合國軍一方是58萬人。從這個數字來看,雙方是比較接近的。

從戰爭目的上看,美軍為主力的聯合國軍是攻占整個北朝鮮,將勢力範圍推進到中朝邊境鴨綠江邊。所以,屬於攻城掠地的戰爭目的。

在戰爭前期,這個目的實現了至少三分之二,因為已經攻占了北朝鮮的三分之二領土,接近中朝邊境了。後來,又被中朝蘇聯軍趕回了三八線,所以,從攻城掠地角度看,他沒有取勝。

以中國出兵的戰略目的是阻止美軍將戰火燒到家門口,盡可能遠地將敵軍趕到南面去。至少要趕回三八線。所以,這一方戰爭目的是收復失地。最終也做到了,將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從這個戰爭目的看,對於中國而言,是取勝了的。

有不少軍事迷悲觀地說,中國其實輸掉了朝鮮戰爭,因為戰爭開始於三八線,最後又回到了三八線,地盤上雙方都沒有占什麽便宜,而中國傷亡人數是美軍的兩到三倍,所以應該說中國輸了。

這種觀點沒有注意到中國參戰的時候,戰火早已經不在三八線了,當時美軍已經攻占了北朝鮮三分之二的領土,逼近中朝邊境了。中國參戰之後,收復了北朝鮮丟失的這三分之二的領土,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線以南,這還不叫勝利嗎?

從戰損情況看,由於參戰雙方都是聯軍,戰鬥是雙方聯軍在打,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不可能只找美軍打,而聯合國軍中,雖然美軍損失相對中國要少很多,但韓國軍隊卻損失慘重,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軍隊消滅的。雙方人員戰損情況看,也是比較接近的。中國並沒有明顯吃虧。特別是軍事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戰果,已經是驕人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