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吆喝

範妙菡想了想,道:“還是再寫上『專治疑難雜症。』如果遇到能盡快治好的疑難雜症,咱們要是治了,豈不是積了陰德做好善事?”

“好吧!”葉知秋在幡子的背面寫了專治各種疑難雜症。

商量好了,葉知秋在集鎮上買了需要的藥,配成藥丸。還買了一套外科治療瘡瘍的刀具。

當鈴醫說著簡單,其實半點都不簡單,最關鍵的一個活計,那就是嘴皮子,必須得善於耍嘴皮子,得吹噓你的藥如何如何好。當然,走街串巷的時候,鈴醫的規矩是不吆喝的,這個藥鋪不在門口攬客一樣,是一種忌諱。鈴醫只需要搖鈴鐺就行了,別人就知道是鈴醫來了。

但是,顧客來了不等於就一定得買你的藥,這時候就看鈴醫的嘴皮子了,就像江湖把式一樣,光說不練固然是假把式,但是光練不說那就是傻把式。得會誇自己的藥好,還要察言觀色看顧客的臉說話。揀對方喜歡的說。

很顯然,葉知秋和範妙菡都不擅長這個。

他們想錯開官府的尋找,他們估計,官府一定以為他們著急著往大理走,所以肯定按行程計算著他們進程,然後一路找去了。如果他們原地不動,呆上幾天,就能錯開找尋他們的人。

於是,他決定在個小集鎮上呆上三天然後再走。

頭一天,他們就這個集鎮走街串巷賣藥,街坊聽到搖叮當,圍攏上來兩人就臉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自然是沒有生意的。所以這頭一天,兩人一個藥丸都沒有賣出去。

回來之後,那住家到也是好心,從一個顧客角度,提出了對鈴醫的希望。那就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必須善於吹噓。

其實這一點葉知秋有知道。只是,沒有切身體會,經過主人家這麽一提醒,更加明白這個話的重要性了。兩人相互打氣,說好第二天一定要吹噓。

但是,把人的想法付諸實施那是想著容易,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麽容易了。

所以第二天,兩人發覺,面對顧客還是張不開口,還是紅著臉什麽都說不出來。於是,第二天還是沒有開張。

第三天,兩人相互鼓勵一番之後,倒是紅著臉開口誇贊他們的藥丸了,不過,人家看他們沒有底氣那樣,也沒有了信心,自然就不買他們的藥了。還是沒有開張。

兩人有些泄氣了,第四天,兩人毛驢出發前往下一個集鎮。

葉知秋是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他不甘心失敗。覺得人家範妙菡是個女孩子,不好意思開口難為情是很正常的,自己一個大老也門有什麽難為情的。於是乎,這一路上,他就大聲練習誇贊自己的藥丸,惹得範妙菡咯咯笑。

中午的時候,他們到了一的小村子。村子是鈴醫最主要的銷售點。這裏缺醫少藥,鈴醫是很受歡迎的。當然,那也僅限於能說會道的鈴醫,否則,人家還是不買賬。

不知道是葉知秋路上的磨煉起了效果,還是村子百姓更純樸,又或者是他們缺醫少藥當真需要。反正他們開張了。賣掉了第一枚藥丸,是一個牙痛的老人買的。

葉知秋和範妙菡很是高興,雖然只有區區五文錢,但是這也代表第一步的成功。

在離開村子的時候,他們又遇到了一個病人,是個單身的中年人。肚子膨脹很高,問葉知秋能不能治。這個病當然可以治,但是,治好下來,藥費估計不會少於一百文。而這個村民家徒四壁,無力承擔。如果是在京城他們的藥鋪裏,這個藥費也有免了。而現在,葉知秋可以免費給他開方,但是,他卻沒有錢去買藥。開了也白開。而且葉知秋他們口袋裏的錢也不多了,眼看著當鈴醫四天了,才賺了五文錢,他們可沒有多余的閑錢幫他出藥費。

葉知秋看他那個可憐樣,心裏琢磨用什麽辦法能不花錢幫他治好這個病。

他腦袋裏盤算了半天,終於笑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這是《素問》裏記載的一個偏方。

葉知秋告訴那病人,讓他去找一砣幹凈的雄雞的雞屎,放在一塊瓦片上用火焙幹,然後跟人家討一點陳酒,把焙幹的雞屎沖服去。每天兩次。鼓脹自然就好了。

這病人聽了,反正自己沒有錢治病,與其等死,不如試試看。所謂偏方治大病,病人按照葉知秋說的方子吃了,數日之後,鼓脹的肚子還真的就慢慢消退下去了。這病人很是高興,當做一個寶貝偏方,給人治病,還賺了一些錢維持生活。

萬事開頭難,有了開始,後面就慢慢好了,葉知秋和範妙菡把臉皮也練厚了。也敢誇贊自己的藥丸了。這樣,由於他們的藥丸見效快,他們在大的集鎮城市都要停留一兩天,往往是頭一天買的人不多,第二天,知道好的都來買,而且一次買了不少,家裏備著,這樣,平均下來,沒有賺的錢,在保證他們的吃住情況下,還有得剩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