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五個太醫和一個道士(第2/2頁)

眼見熱退了少許,趙允讓和王妃、側妃們還是有些欣喜的,繼續用藥,又叫道長繼續做法驅鬼。王府喧鬧了一整夜不得安生。

到了次日,湯藥又服了兩次,病情還是沒有進一步好轉,神昏譫語下又增加了腹中絞痛,咳嗽氣喘,而且,全身現出無數丹砂,宛如錦紋。

趙允讓這才知道太醫用藥,道長驅鬼都沒有用。跺腳大罵了一通兩個太醫無能,又連帶把做法驅鬼的道長也痛罵了一頓,可是現在就算把兩個太醫骨頭拆了,卻也無助於是,只能再找太醫。這一次,趙允讓親自出馬,來到翰林醫官院,將曹銓叫來,聲淚俱下說了兩個孩子的病勢,要求曹銓務必挑選最好的太醫前往診治。

曹銓連聲答應,一口氣叫了三個太醫來,一個精於傷寒,一個擅長雜病,一個則是幼科聖手。三個太醫一起跟著趙允讓來到王府給兩位診病。

人說艄公多了難撐船,這下趙允讓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不假,三個太醫一番診查之後,便開始爭執起來,一個說是邪熱內傳,伏於陰分,古雲“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應當用鹹寒解毒,輔以透熱養陰。一個說是少陰陽虛,外感風寒,大寒客犯肺腎,應當用麻黃散寒宣肺,用附子溫壯腎陽,用細辛辛通上下。一個說是全身斑疹隱隱,乃是丹疹,疹毒內陷,肺熱熾甚,應當麻杏石甘湯加減。一時間吵個不可開交。

原以為太醫多了,一通會診應該好辦,想不到卻是這番景象,把個趙允讓搞得是哭笑不得。

最後,趙允讓實在無法,一通咆哮訓斥,三個太醫這才統一思路,最終決定按照丹疹醫治。但是用的方子,以孫思邈《千金翼方》裏治療丹毒的升麻拓湯方子為基礎,東拼西湊的弄了一個方子出來,三人的思路盡可能都在方子裏體現,這樣,治得好三人都有功勞,治不好,三人一起扛。

這個方子還是以大苦大寒為基礎。趙允讓看罷,也不敢多加評論,急忙吩咐照方抓藥煎服。

這一夜,兩個孩子已經沒有了呼痛掙紮的力氣了,翻著白眼,進氣多出氣少,脈搏細微,時斷時續。

總共找了五個太醫,一個道人,都沒有任何辦法,到了次日天明,兩夜沒有睡好覺的趙允讓,決定進宮向皇帝求救,請唯一的侍禦醫來診治了。

趙允讓求見皇帝,但是仁宗卻正在忙於處理緊急公務,一直拖到下午,這才召見。

趙允讓跪在地上,哭得是老淚縱橫,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了兩個孩子病危,請求讓侍禦醫前往診治。仁宗聽他說了,跺腳責備為何不早來稟報,立即傳旨,讓侍禦醫林億前往醫治,同時,讓趙曙代替自己,隨同前往探望。

趙曙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他原本名叫趙宗實,是趙允讓的第十三個兒子,只因仁宗皇帝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為了以防萬一,自幼將他抱到宮中撫養,改名趙曙,以備將來再沒兒子的時候,承繼大統。

這時的趙曙,已經二十歲了,跟著生父回到了王府。

自從進了皇宮,他基本上就沒有再回這裏,這次回來,見到景色依舊,不由勾起少兒的回憶來,不過,離開王府時,他才四歲,能留下的記憶十分有限,而且已經模糊不清了。

來到寢宮,趙曙先坐在床沿,探視兩個弟弟,見他們全身斑疹,舌頭腫大,喉嚨糜爛,高熱不退,人已經昏迷不醒。病情顯然十分沉重,心中不安,問了前醫辯證情況和用藥情況,好回去稟報官家,然後吩咐林億好生診治。

大家都心知肚明,當今皇帝沒有兒子,所以抱養的趙曙雖然沒有正式過繼給皇帝為皇子,但是那只怕是遲早的事情,這一次又是代替仁宗皇帝親來探病的,趙允讓忙吩咐家人都來拜見皇兄,趙曙只好來到隔壁跟家裏人見面,一大家子人,把個大廳擠得滿滿的。

趙曙一一見過之後,很是感慨,特別是母親郡王妃,拉著他的手哭哭啼啼,讓趙曙心中很是難過。正溫言寬慰,就聽到腳步聲急,病兒寢宮伺候的侍女急匆匆跑進來,哭著道:“王爺,娘娘,宗勝小少爺……,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