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二十二章 楚國之變(第3/6頁)

“大伯,你看呢!”項羽一臉不甘地望著項伯。項伯不是莽撞之人,外雖魯而心細,悲愴地點了點道:“軍師所言甚是,切不可莽撞,現在明地裏要和宋義、桓楚等搞好關系,暗地裏則加緊爭奪兵權,這才是上策。至於三弟的仇,遲早是要報的!羽兒,現在項氏一門的重擔都落在了你的肩上,你要學會以大局為重啊,切不可再像以前那樣逞個人義氣!”

項羽見項伯和範增都這般說,黯然地點了點頭道:“那就這樣吧,明日估計大王會舉行朝會,商議叔父去後的兵權等事,現在便請大伯和軍師去遊說朝臣,爭取明日能夠讓我繼承叔父之職,掌握兵權!”

範增聞言嘆了口氣道:“這很難啊,以宋義、桓楚二人的威望,上柱國大將軍一職不太可能由少將軍繼任,裨將軍也很危險。如果能為少將軍爭取到前、後、左、右四將軍之首的前將軍就不錯了,畢竟現在少將軍實職只是右將軍,不太可能連越數級的!”項伯也道:“我等盡力而為吧!”

項羽聞言有些默然,一時沉默無語!

……

下柱國大將軍宋義府邸。

內室中,正燃燒著一盆熊熊的爐火驅逐著濕寒的天氣,室內暖洋洋的。幾案後,六十多歲的宋義白發飄揚,正端坐看書,真有一副仙風道骨的味道。

忽然間,門外有親兵輕聲道:“大將軍,桓楚將軍正在偏廳求見!”宋義頓了頓,平靜地道:“請桓將軍進來!”“喏!”親兵退下。

不一會兒,一陣沉重的腳步傳來,來人身為進門,聲音先至:“大將軍,又在忙裏偷閑呢!?”說著,一名身材高大、相貌英挺的四旬將領邁步進來!

“噢,桓將軍來了,快快請坐!”宋義放下書簡,笑而相迎道:“我這不也是閑而無事,打算多讀點書,以教大王麽!”由於項梁不讓宋義掌握實權,但又不能讓宋義這個下柱國大將軍無事可幹啊,便讓宋義又兼了個太傅的虛名,教導年青的楚王!

桓楚喜孜孜地落座道:“大將軍,我等以後再不會閑而無事啦,因為我等掌權的時機來了!”宋義聞言,心中一動,驚道:“莫非……”桓楚笑道:“正是!我剛剛聽說,那項梁傲慢自大,在前線只帶二百余親兵出巡,結果為韓信探知,於途中設伏,項梁力戰而死,六萬大軍一夜盡散,只剩少數逃回淮安!您說這項梁一死,楚國的兵權還不落入你我之手!?”

“唉,可惜啊,可惜!”宋義聞言雖然一副早有所料的表情,但卻也沒有多少高興的意思。桓楚有些奇道:“大將軍,您不是一向和項梁不和嗎,怎麽項梁現在死了,您不太高興!?”

宋義嘆了口氣道:“我雖與項梁不和,卻非私怨,只是公仇!那項梁驕橫跋扈,不僅不把我等放在眼裏,還因為自恃擁立之功,連大王也不放在眼裏,只把大王架成了個傀儡,故我與之屢屢相鬥,只盼能重振王權!今日項梁雖死、王權可以得振,但此人之文才武略卻實高出我等一籌,有他在,我楚國畢竟實力雄厚、不懼任何強敵,他今一死,我楚國實力大傷,抗秦乏力,又有何喜之有!”

桓楚聞言愣了一愣,欽佩道:“大將軍一心為國,忠心可贊!只可惜那項梁聽不見忠言,終被韓信所趁,實是自取滅亡,天意不可違也!大將軍,現在雖然項梁已死,可是那項梁余黨定然不甘心拱手交出兵權,恐怕來日朝會之上會有所異動啊!”

宋義聞言淡淡一笑道:“項梁一死,項羽不過一右將軍而已,有何懼哉!我宋家、桓家、項家合稱楚國三大世家,以前項梁在時,懼其威勢,我等不能與其相爭,今日他之一死,我宋、桓兩家只要振臂一乎,朝臣必多會為我所用,又豈會服項羽一區區黃口小兒乎!?更何況,大王亦深受項梁專權之苦,此次趁此良機必然不會再讓項氏掌權,所以也一定會全力支持我等。桓將軍多慮了,上柱國大將軍一職舍我其誰,而桓將軍也可再進一步,接替老夫下柱國大將軍之位!”

“雖然如此,卻也不可不防,我等還是事先有所準備為好,免得到時措手不及!”桓楚笑道。“嗯,桓將軍所言有理,我等可一方面聯系朝臣,一方面做好準備!”宋義點了點頭道。

“大將軍,聯絡朝臣之事便由我來做即可!只是明日朝會之上,以項家余威猶存的勢頭,以及項羽國戚的身份,恐怕大王也不好不加以撫慰。我等即使搶得了上柱國大將軍一職,但恐怕亦阻止不了項羽向裨將軍、前將軍、後將軍三職發起的挑戰!”

“嗯,有道理。現在朝庭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中,職位以前將軍為尊,後將軍、右將軍次之,左將軍最後。現在左將軍授與了鐘離昧,右將軍是項羽,只有前、後兩將軍尚未授人,再加上桓將軍升職後空出來的裨將軍一職,就有三個空缺可用!若項梁等得不到上柱國大將軍一只,必然退而求其次,卻也不能讓他完全如願!”宋義想了想道:“現在劉邦剛剛攻取魏國,功勞極大,又和我等交厚,不如讓劉邦接任裨將軍一職,這一點朝中應該無話可說。另外彭越新降之人,至今未封,也是不妥,就讓他接任前將軍一職,厚待降臣也是無可厚非之事。至於項羽嗎,只讓其接任後將軍一職,以示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