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十四章 上黨戰役(第3/6頁)

李良剛回府中坐下,便有兩名親兵引著一名中年人步入廳中。李良打量了中年人一下:大概四旬左右年紀,面頰雖然清瘦,但雙目卻是炯炯有神,而且身高挺拔而修長,看起來很有些氣度。

“我便是趙國大將軍李良,貴使前來,有何見教?”李良雖然心中不安,卻面孔上卻是看不出什麽。

秦使施了一禮,笑道:“我是新秦皇帝陛下派來的使者:何炅,現任軍中幕僚!特奉陛下之命來和大將軍說幾句話!”

李良嚇了一跳:“扶蘇直接派來的,不知什麽來意!”不動聲色地道:“使者請坐,有話只管講來!”何炅拱手相謝,便自李良下首坐定,有軍士奉上茶水便退了下去。

何炅看了看左右,有些為難道:“大將軍,這個場合有些話恐怕不方便說!”李良心中一動,笑道:“你不用擔心,這些親兵都是我的私兵出身,忠誠絕對可靠!”

“好!”何炅點了點頭,來了個單刀直入:“我主陛下聞聽將軍英名,十分喜愛,特命本使前來招降將軍!不知大將軍有意否?”李良聞言一愣,隨即大笑道:“哈哈哈,我為趙國大將軍,位高權重,且深受趙王厚恩,日子過得十分快活,好像沒有投降你新秦的理由嗎!”

何炅也大笑道:“大將軍何必欺我耶!”李良愣了:“貴使所言何意?”

何炅款款而談道:“大將軍言在趙國位高而權重,恐怕未必。武臣、陳余、張耳三人都不是趙人,他們在趙地起兵,且據有趙國,恐怕趙地的貴族們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服吧!?武臣三人肯定也明白此點,而大將軍卻是趙國舊貴,武臣三人恐怕不會不防著將軍一手!從以往的功勞上來講,大將軍的功勞絕不比陳余、張耳二人差,甚至可能還要強一點,但是武臣自立為趙王後,仍然將陳余、張耳二人立為左右丞相、職權在大將軍之上。而且李將軍貴為大將軍,但掌握不了主要軍權,國中精兵基本控制在武臣、陳余、張耳三人之手。這樣的情況又怎能稱得上位高而權重呢!?”

李良被何炅撓到癢處,一時有些氣堵,強笑道:“貴使所言謬矣!陳、張兩位丞相最早隨大王起兵,忠誠勤勉,而我不過是後進之人,職、權不如兩位丞相也不是什麽奇事。大王待我還是不錯的,時有賞賜!”

何炅又笑道:“李將軍言趙王對將軍不薄,我看也是未必。我曾經聽說一件事;一次,李將軍入邯鄲,突然看見趙王鑾駕,大將軍立即避讓道旁,並拜倒於地,大呼見禮。可誰知坐趙王鑾駕的並非武臣本人,而是其妹——安逸夫人!聽說這安逸夫人當時看都沒看將軍一眼,便徑直揚長而去,實在是無禮之至。將軍堂堂男兒被一女流所辱,豈不羞乎!後來,武臣聽說此事,竟然根本對安逸夫人毫無責怪之意。可見武臣此人實在並不把將軍放在眼裏,只不過看將軍可以安撫趙地貴族而勉為見用。這樣的大王又何談對李將軍有什麽厚恩呢!?”

“哼,這個賤婢!”李良也是面色大變,破口大罵。李良被安逸夫人所辱之事,一直以來就是李良心中一塊心病,耿耿於懷,此時被何炅勾起,頓時失去了冷靜!

何炅見狀暗喜,微笑道:“由此可見,其實武臣對將軍並不看重,更談不上什麽厚恩!而我主英明神武,為天下明主,目前擁兵百萬、又有天下大半國土在手,且剛剛又在井陘大破陳余,可見這天下遲早必為我主所得。武臣這種小雞肚腸、克薄寡恩之人又怎能是我主對手!?俗說話: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以將軍之明難道還看不出哪條路才是光明的嗎!?”

李良聞言心動,其實李良這個人本來也沒有什麽大志,只求能夠安安穩穩做一萬戶侯足矣,現在看陳余一死,武臣實力減去一半,好像不太妙,頓時起了動搖之心。於是,有些猶豫地道:“那你主欲招降於我,打算如何相待?”

何炅大喜,心中幾乎笑歪了嘴,連忙道:“只要李將軍肯率軍歸降,陛下答應:立即封李將軍為護國將軍,巨鹿侯,食邑五千。日後如能策應我軍攻取趙地,再論功行賞!另外,陛下還讓本使帶來白璧一雙、夜明珠十顆,都是天下至寶,請將軍笑訥!”

說著,何炅從身後取出一個錦盒,放在桌上,打了開來,頓時桌面上白光大漲、瑞氣千條,仿佛置身於仙境!

看來,扶蘇下得本錢不小。

所謂財帛動人心,李良頓時看花了眼。心道:“正如秦使所言,武臣只把我當成一條有用的獵犬驅使,談不上什麽厚恩。尤其是其妹羞辱於我,武臣卻毫不責怪,更顯其寡恩之性。現在,陳余已死,十萬大軍亦喪盡,蒙恬屯兵井陘隨時可能南下,武臣已是岌岌可危。不如趁勢降秦,還能搏取一番富貴。否則不久上黨一陷,蒙毅、蒙恬前後夾擊壺關,我豈非要陪武臣一起完蛋!?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