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七章 章邯出關(第2/5頁)

諸朝臣聞言大悟:章邯在史祿之後成為將作少官的重要官員,這些年來在管理皇家錢糧和安排各工程方面展示了極高的才華,又自小接受了貴族嚴格的軍事教育,頗有大將之風,的確是目前朝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紛紛應和,極力贊成董悅所言。

趙高也想起來有章邯這麽一個人才,稍一琢磨還算是個合適的人選,正要一錘定音時,忽地章邯急起身出列道:“陛下,丞相,微臣位卑職弱,資歷不足,恐難以服眾;而且雖從小受過部落嚴格的軍事訓練,卻也從未統帥過大軍,怎敢擔當統軍一職。還請三思,另擇賢材!”

章邯也算是一個忠義之士,而且並不傻,他也不願意為胡亥和趙高賣命。再說,讓他去對付扶蘇,章邯的確也沒有多少獲勝的信心,畢竟扶蘇的威名擺在那裏!

趙高見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才,猶似撈著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怎肯輕易放棄,便沉下臉道:“章左史就不必推辭了,本丞相看你就是最好的人選。你說從沒有統帥過大軍,這不足為慮,沒有人天生就會帶兵的嗎!不過本丞相看你頗有武將之風,又是名門之後,應該不會差的。至於職位低嗎,那也不足為慮。陛下,”趙高轉向胡亥道:“請封章邯為大將軍,令其統帥大軍,征伐偽帝扶蘇!”

胡亥也想早點結束朝議,忙道:“好,朕便封章卿為大將軍,統率大軍征伐扶蘇!”章邯心中苦笑,只是胡亥已經頒下旨意,不從即死,只好硬著頭皮接旨道:“臣領旨!”

趙高忽地眼珠子一轉,笑道:“陛下,為了讓章將軍在前線一心對敵,無後顧之憂,不如將章將軍的家小都遷到上林苑章台宮居住,並派人妥善照料。您看如何?”

胡亥打了個哈欠,點了點頭道:“就依丞相!”章邯聞言險些癱在地上,心中苦嘆:“完了,拿我家小做人質,這回是不幹也得幹了!這可惡的閹賊真是太陰險了,果然是斷子絕孫的貨!”章邯無奈,只好想了想道:“多謝陛下和丞相厚愛,臣略略細想一下,要想打敗偽帝扶蘇,至少也需要三十萬以上大軍,而且還要讓蒙恬南下大軍不能與扶蘇匯合,否則臣根本沒有勝算!”

趙高聞言皺了皺眉頭道:“太原和上黨兩地還受關中控制,我立即嚴令二郡太守死守城池,否則就將二人在鹹陽家眷滿門抄斬,想必二人會盡力死守,阻擋蒙恬南下!只是你要調集三十萬大軍出戰,恐怕有點難度!”

這也難怪趙高為難:扶蘇從秦國本部帶走大軍五十萬,蒙恬則帶走三十萬,大部分的真正秦國主力部隊已經不受關中控;剩下來的一些戰力極強的傳統部落軍團又因為近階段的朝中黨爭之累而被清洗,多數都被發配到驪山、阿房宮等地做苦役,所以現在關中真正能夠調動出戰的部隊不超過十五萬人!

章邯對此也心知肚明,面對如此窘境也只能橫下心道:“陛下,丞相,臣有一策可湊齊三十萬大軍,只不知當不當講?”趙高大喜道:“章將軍速速講來!”

章邯道:“現在關中僅存的一些戰力較強的傳統部落軍團都涉罪在驪山和阿房宮工地做勞役,雖然這些人都罪不容恕,但是如今國難當頭,理當從寬,不如讓臣將這些人重新編組成軍,然後出關應戰!想必這些人會感念陛下和丞相恩德,奮勇作戰,保家衛國!”

胡亥聽了一愣,有些不高興道:“把這些人都放了,誰給先皇修驪山墓,誰給朕修阿房宮,不行,不行!”趙高卻是一喜,心中明白章邯所言的確是目下最好也是惟一的辦法了,便對胡亥道:“陛下,驪山墓和阿房宮可以暫停一下,等到章邯將軍平定了關東,再修也不遲。而如果讓偽帝扶蘇或是農民軍殺入關中,那可就什麽都完了!”

胡亥聽了嚇了一跳,琢磨了一下只得不情不願地點頭同意道:“好,就這樣辦吧。章愛聊全權處理此事!”章邯點頭稱謝道:“謝陛下!”

趙高雖然握有章邯家小做人質,還是有些不放心他握有重兵,便補充道:“章將軍一人統軍,恐怕力有不逮,本丞相便再派長史司馬欣董翳二人為裨將輔佐。你看如何?”章邯心中明白,面上卻恭敬地道:“多謝丞相厚愛,臣沒有意見!”

“好!”趙高興奮地拍了拍手道:“我就給將軍一個月的時間,讓那些囚徒編組成軍!越快出兵越好!”“是,丞相,臣一定抓緊時間!”章邯十分地無奈!

……

於是,從即日起,章邯立即赦免了在驪山和阿房宮工地做苦役的近三十萬秦國傳統部落軍團,一時間,這些死裏逃生的傳統部落軍團士兵不由得歡聲雷動,齊謝天恩。

章邯雖然從來都沒有統帥過大軍,可是他自小接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教育,對秦國的軍制十分熟悉,而且在任將作少府左史期間又展示出極高的組織才華,所以在進行軍隊編組方面非常得有成效:短短十天之內,便將二十幾萬赦免的部落士兵和征調來的十萬各地士兵編組成了一支組織嚴密、分工合理的龐大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