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二章 運籌帷幄(第2/4頁)

趙佗聞言笑道:“李將軍說的是,這些叛軍兩三個月前還是種地的農民或者一無是處的六國貴族,哪有多少謀略,只要陛下揮軍進擊,料十數日必可破此南陽!”

扶蘇想了想,看了看張良,笑道:“子房軍師意下如何?”張良笑道:“陳勝、吳廣二人雖然農民出身,但二人既然敢率先起事,且為天下各支叛軍推選的盟主,就一定有他們的過人之處!我想如何沒有一些憑借,這二人決不敢困守南陽孤城與我決戰!”

史祿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悟道:“軍師的意思是說,這南陽城可能是一個餌?”

扶蘇點了點頭道:“不錯,南陽城位處天下要沖,極為容易得到關東各諸侯的傾力支援!朕想陳、吳二賊打的如意算盤便是:利用南陽堅城將我四十萬大軍牽制在城下,同時召令關東各支起軍一起來援,夾擊我軍,妄圖一舉殲滅我軍主力,實現其獨霸中原的夢想!”

羌隗聞言忍不住大笑道:“這兩個小賊想得倒挺美,他也不想想,憑他們那些烏合之眾能贏得了麽!?”

李信笑道:“這是你這樣想,那些賊軍可未必同必你羌將軍的看法!”眾將失笑!

扶蘇也笑著道:“不過,這倒是個好時機,我們可以來個將計就計!暫且先將南陽圍而不攻,然後等各支援軍到來以後,先將各支援軍吃掉,全面打擊關東各支賊軍的有生力量,最後再騰出手來,全力解決南陽。這招叫做‘圍點打援’!”

張良點了點頭道:“陛下說的是,臣也正如此設想。只不過,此招有些兇險,萬一稍有不慎,被賊軍裏外夾擊之,對我軍卻也頗為不利!須要千萬謹慎!”

扶蘇點了點頭,正色道:“是啊,有時候成功和失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諸將切不可大易!立即傳朕詔命:即日起各軍加固營寨,嚴守營盤,同時派出大量斥堠,四方哨探,如有異動,立即來報!”“喏!”眾將領命!

……

接到陳勝、吳廣緊密求援詔令後,初時起兵奉二夥盟主的各諸侯反應是不一的:

剛剛攻下邯鄲郡的武臣、張耳、陳余,立即派陳余統兵五萬南下,救援南陽,這是最為積極和忠誠的一支。

占據東郡和河內的魏咎和魏豹稍一猶豫後,還是以大局為重,二人稍後便以魏豹為大將統兵二萬隨即進抵穎川,準備進援南陽。

而剛剛占據碭郡的彭越勢力最弱,只有一萬余人,卻也統五千精兵向西奔穎川而來。

景駒則以秦嘉為大將,統大軍兩萬沿淮河西進,一路緩行,觀望局勢而動。

而占據齊地大部的田儋、田榮、田橫等人雖然手握重兵十余萬,此時卻也只是派出了三萬大軍,以田榮為帥,一路磨磨蹭地奔往穎川而來。

而僅占據豐縣的劉邦則對陳勝、吳廣的詔命裝聾作啞,只顧自己擴充實力。

而占據會稽的項梁、項羽此時正面臨另一項艱難決擇:鄱陽令吳芮統率的三萬秦軍正迅速東進,和曹參、韓安國八萬大軍開成犄角之勢,鉗向會稽,一時間會稽危在旦夕。正巧此時,二項接到陳勝、吳廣求援詔令,頓時大喜,便以救援盟主為口號,棄了會稽,率主力四萬人直撲廣陵、淮陰等淮上故地,一邊聚斂實力,一邊暫避秦軍主力鋒芒!

這一幕幕真是盡是眾生萬態,忠者可之,蛇鼠兩端者有之,裝聾作啞者有之,但表面上看起來,各路義軍多達近二十萬正向穎川會齊,準備與扶蘇所部秦軍決一雌雄!

各種各樣的情報通過秦軍斥堠、墨門的努力不斷的匯集到扶蘇的手中,嚴密地注視著各支義軍的動向!

……

九月初旬,炎熱的天氣略略涼轉下來,在南郡城外按兵不動了近一個月的扶蘇終於再次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看著附近沙盤上插得密密麻麻的代表各支勢力的旗幟,秦軍眾將都不禁吸了口冷氣:看來來援敵軍不少啊!

張良給諸人介紹道:“陛下,各位將軍,目前聚集在穎川的敵軍有韓廣、陳余、魏豹、彭越四支約十萬人,離我約七百裏;另外秦嘉一支叛軍正沿淮河西進,離我也約有七百裏;而田榮部三萬人猶自遠在碭郡,離此約有一千五百裏;項梁、項羽部則根本沒有來援的意思,完全是打著救援的旗號卻自行其事,目前其已經攻下廣陵、淮陰、昌平等地,盡復淮上故地。我吳芮、曹參、韓安國部十余萬大軍正屯集會稽,清剿項氏余黨,安定地方,一時無力北上!目前的形勢就是這樣,諸位將軍看看,應如何禦敵?”

趙佗第一個發言道:“陛下,軍師,各位將軍,看來各地賊軍也並不齊心,這就給了我軍取勝之機!末將以為:可以留十萬精銳於南陽城下牽制陳勝、吳廣主力,其余三十萬大軍傾力北上一舉攻克穎川城。穎川賊軍一滅,秦嘉、田榮、項梁三路大軍必然不戰自退。屆時,大軍回兵南陽,破此孤城只是易如以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