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天下大亂 第五章 張良出世(第2/2頁)

項伯有些莫名其妙:“郢城?賢弟一直說要投明主,以安天下,郢城有哪個豪傑值得賢弟這般大才看重?”

張良笑道:“不是郢城人,是武安君扶蘇,他遲早會回軍中原,我在郢城等他,我可不想到南荒那地方去巴巴地找他!”

項伯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下巴都險些掉了下來,半晌方才愕然道:“賢弟,為兄沒有聽錯吧,你要去投奔武安君扶蘇!?你不是一直都發誓要推翻秦國,恢復韓國嗎!?”

張良聞言輕輕地嘆了口氣道:“這是昔日小弟的無知之言,現在早不這樣想了。自從蒙黃石公授以《太公兵法》後,小弟明白了很多道理:韓國實在是國祚已盡,任何人都無力回天,我便逆天而行,徒然害人害已,所以我已經放棄了復國之念!而秦人一統天下,實在是順應了歷史必然,對天下發展大有好處,所以小弟已經放棄了狹隘的國仇家恨之念,改為全力違護統一!

如今,始皇駕崩,奸黨當道,天下崩亂在即,需要一個英主來重定天下。武安君扶蘇神武明哲,愛護百姓,在朝野都威望卓著,他是最好的人選,所以我決心投奔他,助他重定天下!”

項伯笑道:“不知賢弟能否如願啊,我要是趙高,肯定會想辦法先除去扶蘇,比如說弄個偽詔什麽的!你的英主現在危險呢!”

張良聞言笑了笑道:“他要真是這般不堪的話,我當然只能另投明主了!其實,武安君的能力遠超過你我的想像。當年我有一些事沒有告訴你,現在告訴你,你可別吃驚:其實我當年在博浪沙行刺失敗後,雖然計劃極為周密,卻依然沒有逃脫,反而被武安君拿個正著。但武安君不但放過了我,而且還清楚地知道我會來下邳找兄長,甚至最後臨行前還讓我在下邳時多在橋邊走走。你知道小弟後來正是在城北石橋邊遇到家師‘黃石公’的。這讓張某心中十分奇怪:難道這武安君能掐會算不成!?還是這一切就是他安排的!?雖然我想不明白,不過,對他小弟真是服了,所以只要武安君在世,小弟肯定先去投他!”

項伯聞言也瞠目了半晌,他隱居在此的消息,只有項家人和極少數幾個好友知道,沒想到卻早被扶蘇探知了,不由得有些發愣道:“我也算是秦國要犯,他武安君既然知道,為什麽不將我抓起來!”

張良聞言一擺手,苦笑道:“小弟哪裏知道,我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我被他捉住時他為什麽又放了我呢!不過,他放我走時,曾經說我一定會主動再去找他的,沒想到如今一語成真,我果然巴巴地去等他了!”

項伯聞言後背冒出一股寒意,驚訝道:“沒想到這武安君不僅文能定國、武能安邦,這識人、用人之術也是這般厲害!我現在真有點為三弟和侄兒擔心了!”

張良聞言嘆了口氣道:“我今日請兄長來就是想讓兄長日後有機會勸勸令弟和令侄,放棄吧,楚國不可能再復了,有扶蘇在,大秦不會亡!希望你我兄弟來日再會之時,不是在戰場上!”

項伯苦笑道:“世事無常,誰知道呢,但願不會如此吧!來,喝酒,現在不管以後的事情,我們兄弟即將分別,今日不醉不歸!”

張良將煩惱拋到了腦後,豪爽地笑道:“好,痛快,不醉不歸!”

二人當即舉杯痛飲,一直喝得酩酊大醉,這才互相攙扶著回家而去!

……

次日一早,天色放睛,張良來到項伯家中,告別項伯和嫂嫂滿玉,帶著東海力士和幾名家人起程趕赴郢城,等候扶蘇的到來!

俊傑出世,天下即將風雲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