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天下大亂 第一章 大亂是福(第2/3頁)

孟龍、摩羅聞言大悟,孟龍恨恨地道:“要不是君上離開鹹陽南征,豈會給這些宵小可趁之機!”扶蘇苦笑道:“也不是這樣說!父皇的脾氣是不會改的,我就是在鹹陽,恐怕這也是遲早的事情,畢竟我不會一直陪在父王身邊,而那趙高卻是一天到晚在父皇身邊的!”

摩羅沉著臉,嘆了口氣道:“唉,聽君上如此說,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趙高等奸賊篡奪君位以及天下大亂了!?”

扶蘇無奈地道:“目前,我無法改變局勢,強自逞強逆行的話,非但救不了天下,反而會把自己也搭進去!不如留有用之身,保存實力,執掌重兵,待有朝一日,發兵北進,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最少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橫掃天下,重復朗朗乾坤!”

孟龍卻嘆了口氣道:“君上所言不假!但是這樣一來,便是我等重定天下,但國力未免大傷,要多少年才能回復元氣啊!”

扶蘇聞言面色沉重,為自己斟上一杯酒,看著這琥珀色的液體,不禁微笑道:“其實這一場天下大亂未必便是壞事,至少對我們來說不是壞事!”

孟龍和摩羅二人愕然道:“此言怎講?”

扶蘇舉起酒筒,揚眉一飲而盡,奮然道:“如今的天下,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大定,但內裏實際上危機四伏:

第一:現在,六國的余孽潛伏於暗處,他們不甘心滅國,個個蠢蠢欲動,這些人是天下變革的大毒瘤和未定時炸彈,不除不行。但父皇在,他們不敢反;父王一死,他們必反無疑。雖然我們幾個未來人明知如此,但如果現在就動手鏟除這些毒瘤的話,不僅師出無名,而且會激起關東百姓強烈的反抗,甚至可能激發民變,以至不可收拾。畢竟這些六國余孽們中有不少人在關東還是擁有相當影響力的,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嗎!”

摩羅急道:“不就是那些陳勝、吳廣之流嗎!?我們只除那些知道的大賊頭,其余不究,學學那秦檜給他們按個莫須有的罪名不就成了!我就不相信,只殺這一二十人,難道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民變!?”

扶蘇笑著搖了搖頭道:“這辦法太笨了!不說因我們的到來,歷史會不會有較大改變,你就肯定除了陳勝、吳廣等少數賊首之外,關東就全是安於現狀、沒有賊心之人了!?我想除非你將六國的百姓全殺了,否則你殺了陳勝、吳廣,只要環境適合,難保就不會出來李勝、張廣之流!尤其是不少余孽隱藏極深,就像那項梁、項羽,我找了好久都沒有他們的蹤影!我看不如留著這些人,畢竟我們幾個對這些人還算知根知底,日後對付起來也容易得多。要是另換了一批起義首領,說不定就不那麽輕松了!

不過,就算歷史再有改變,那些賊子隱藏得再深,在父皇一旦殯天、天下大亂之時,情況就不同了:這些余孽們迫不及待地便會一個接著一個,一個賽著一個的蹦出來。那時候我們的目標就很明確了,而且也給了我們名正言順、借勢奪位的大好機會,只要我們有堅定的決心,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天下再定之時,關東六國就會好管理多了,因為可能阻止我們改革的障礙消失了!”

孟龍想了想道:“君上這樣考慮倒也說得通,現在動手清剿的確達不到目的,讓他們自己跳出來就好辦多了!”

扶蘇點了點頭道:“是啊,這是第一個考慮,還有一個考慮就是:秦國本身。你們也清楚,秦國律法嚴苛,百姓動輒得咎。用這樣偏狹、酷烈的法家理論治理一個諸侯國沒有什麽問題,治理天下就不行了,所以長久以往,關東必亂,天下必反。

要想改變這一切,唯一的辦法就是廢除苛法,重訂法律。但是你們想過沒有,法家理論在秦國本土可謂是根深蒂固,擁護者極多。要想推行新法,必然會和秦國本土勢力發生勢不兩立的沖突,即使是我掌握了神聖的君權也不可能避免這一切。屆時,不是我被秦國本土群臣合力趕下台,就是我對秦國本土朝臣展開大規模的清洗。這樣的話,不管勝敗,恐怕昏君、暴君這兩頂帽子至少會有一頂落到我的頭上。但是,如果有農民起義代勞將這些頑固的朝臣除去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只要我重定天下,一個中興明君的名聲就會唾手可得,而且可以輕松的推行新政,而朝中再無阻礙!”

孟龍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君上想借天下大亂之手,徹底將各國的舊勢力清洗一下,籍此鏟除我們未來可能存在的障礙!”二人這時看扶蘇的眼神有些變了,扶蘇的心機之深讓二人不禁有些恐懼!

扶蘇點了點頭,眼神中浮現出一抹狠辣的光芒,沉聲道:“是啊!既然如今天下大亂的趨勢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那我們就要利用這次亂世來完成我們的預定目標,而且要順勢奪回君位。這樣天下再定之時,便是我們華夏民族無牽無束,真正飛翔九天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