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南海怒濤-閩越卷 第一章 南侵

公元前217年春三月,閩中大定,為了進一步安撫閩中郡東甌舊民,扶蘇依照百越民族的舊例對東甌先王‘安朱’、‘騶搖’進行了濃重的‘洗骨葬’。

所謂的“洗骨葬”,或稱“二次葬”,在古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比如說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台灣的漢人,以及很多少數民族,比如說壯族、藏族,都有這種習俗。事實上,一直到現在,台灣的鶴佬人和客家人也都還采用這種喪葬儀式:在土葬數年或一定時間後開棺取骨,然後將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稱為“金鬥”的陶甕當中,重新再下葬。據說這樣能夠使死者在地府生活得幸福安康或轉世後能投生個好人家!

扶蘇這種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舉動更好地安定了閩中民心,完成了南下征伐的必要準備工作!

……

甌埔洋東甌舊王宮,扶蘇和眾將正在召開軍事會議!

“閩越國和東甌國一樣,都是由楚國滅越後逃到南方的越人和當地的百越先民所建立的國家,也一樣采取部落聯盟自治的方式,只不過閩越國遠比東甌國強大和興盛,其本部就達三十萬口,六萬兵,轄下尚有其它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也不下十萬。戰時,可能征集的兵力有近十萬眾,決不可輕敵!”任囂依仗著對百越各國的熟悉,向眾將介紹著對手的情況!

“我看東甌國和中原的風俗習慣相差並不太大嗎,民眾多能聽懂秦語,官員間也通行中原文字!任將軍,那閩越國和東甌國有何不同?”李信感興趣地問道。

“差別很大!東甌國畢竟離會稽非常近,所以受楚風和中原影響較大,風俗習慣相近,人的體格和相貌也相近!閩越國就差得多了:閩越人身體矮小粗壯、短面、須發少、鼻形廣、眼睛圓而大;習慣依山、傍水而居,不僅善於攀山越嶺作戰,還好水鬥、善於駕舟行筏,更有‘斷發紋身’的習俗!他們的語言也和東甌人不同,十分難懂,中原民眾難以和其交流,而且官員和貴族間通行的文字也是古越國文字,比較難認!相比起來,在閩越國作戰比東甌更要困難一些,必須征集不少懂得閩越語言和地理的東甌邊民,否則難以成功!”任囂細心的為眾人解釋!

扶蘇點了點頭道:“任將軍說得有理,這件事情就由你來辦吧!”任囂點了點頭。

扶蘇又道:“另據前一階段的探報,閩越國自我剿滅東甌國以後,加強了戒備,其主力六萬人已經集結到其國都城村附近待命,有北上邊境與我做戰的跡象。如果真是這樣,這對我軍倒是好事,我秦軍善正規野戰、攻城戰,若和閩越人在其擅長的山林、水面戰鬥比較困難,而要在平原上來個正面決戰就輕松多了!”

任囂想了想道:“恐怕不太容易,閩越現在的王叫無諸,此人智勇雙全,不下騶搖,未必就肯與我在正面進行決戰,恐怕稍一試探,發覺不利之後便會退往閩越山區和水網密集地帶與我周旋,要想攻占閩越國,遠比東甌要難得多啊!”

扶蘇笑道:“兵來將掩,水來土屯,難道我秦軍還怕了這些夷民不成,傳我將令,大軍準備三日,三日後兵發閩越,蕩平此國!”“喏!”

……

閩越,國都,城村!

這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人口在五萬以上,是中國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一座城市,閩越立國百余年來,除了最初在遷山(今福建省長樂市)定居的幾十年裏,國村一直是閩越國的心臟重地!

而繼閩越王無諸既位以來,閩越國越發的興旺,無諸認為原來城村低矮的城墻、淩亂的市容不符合一個強大國家的形象,便調集大量民力、財力將城村徹底重建!

建成後的城村城規模龐大,石制的城墻高達近十米,周長二十余裏,可容納五到十萬人在內居住。城池內街道寬闊、布局合理,排水系統完善,是當時東南一帶唯一可以與中原重鎮。只不過各種石制、木制房屋比較簡陋一些,遠比不上中原各國來得華麗、精致,不過在百越各國中倒是首屈一指。而且城內店鋪林立,商業繁華,是當時閩越國最為重要的商業中心,不僅閩越國人經常到此貿易,便是東甌人和南越人也時有到此交易者!

而閩越王城也非常的壯觀,占地48萬平方公尺,有四個城門。東西城門之間是一條寬10公尺的大道,用鵝卵石鋪成。大道北面是占地寬廣、樓閣林立的宮殿區,僅議政主殿就有900多平方公尺,極盡奢華;大道以南是軍營和練兵場,無諸好武,喜軍事,時常在此操練大軍,直將數萬閩越軍隊操練得是兵強馬壯,悍勇異常!

以上種種,可見閩越王無諸堪稱一代豪傑,而閩越國現在也是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秦國要想平滅閩越國,以無諸年輕氣盛的心態,必然會是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