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天下變革 第二章 順勢(第2/5頁)

四、錢財問題。建騎兵要錢,築長城要錢,準備大量的補給也要錢,所以要想擊滅匈奴,所需的花費必將是天文數字;而且也不可能在一兩年內就獲得徹底勝利,必須有做好持久戰的打算,所以必須有非常優秀的經濟人才來統管全國財政,這樣才有可能籌集到足夠的軍費。

但即便如此,這樣對於我大秦經濟的要求非常高,雖然我大秦富有四海,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兒臣認為:以三年時間先修一個聯通全國的高速道路網,再以三年時間築成一個橫貫大秦北方的萬裏長城,而在這六年時間裏,我大秦可以一邊積草屯糧,一邊改良騎兵,這樣六年以後,估計我大秦就可以對匈奴發動連綿不絕的致命打擊,一舉解決北方邊患!

以上皆是兒臣愚見,請父王聖裁!”

眾文武聞言啞然,剛才頭腦發熱,紛紛叫打,現在一聽扶蘇這般分析過來,這才發現問題嚴重,以如今大戰之後的國力,根本現在就難以支撐起這樣一場龐大的戰爭,所以一時也不禁有些氣餒!

但也還是有人對扶蘇的建議有些異議,大將楊端和出言道:“武安君適才所議幾點都頗為精僻,為老成謀國之言,但臣認為築長城不妥。要知道,迢迢萬裏之遙,耗資必然極為巨大,雖有我秦、燕、趙以前所築長城為根基,但恐怕也有掏空國力之虞!而且長城處處設防也等於處處不設防,匈奴人若集中兵力攻其一處,也並不是不能攻破。而長城一處若破,其余全線便都成了擺設!所以臣認為不妥!”

扶蘇聞言搖頭道:“楊將軍此言謬矣!有了長城,匈奴人即使想攻入中原,也只能集中兵力攻其一處。但是諸卿想過沒有,要是沒有長城,會怎麽樣!”扶蘇提高了聲音,厲聲道:“我告訴你們,若沒了長城:我大秦北方將處處都是漏洞,來去如風的匈奴人將會像進自家院落一樣輕松,隨時派個數百上千人的小股部隊都可以輕易殺入中原騷擾和劫掠!有了長城,匈奴人一年可能殺來一兩次,但如果沒有長城,匈奴人只能一年會殺來幾十次,上百次!為了我華夏民族萬世永安,我大秦即便花費再大代價,也必須築成長城!”

“對,對,君上說的是!”諸文武紛紛贊同。楊端和想了想,也赦然道:“未將考慮不周,讓君上見笑了!”

秦始皇思考了半晌,欣慰地道:“王兒所言甚善,攻打匈奴這事的確急不得!就讓匈奴再器張幾年吧!王兒,你回去以後,將適才所言擬成具體條陳呈上,朕再仔細思考一下!”以秦始皇之英明和睿智,看問題自然一點即透,但即便如此,始皇面色還是有些不悅,不免有些悻悻然。

扶蘇忽地靈機一動,出言道:“父王,打仗首先需要的便是金錢,而我大秦目前最缺這方面的人才。兒臣去年遊歷齊楚,發現了一個善於內政和理財的天下奇才,足可為我大秦籌措到足夠的錢財!前日,一直沒有時機薦於父王,如今國家正須用人,父王可否接見此人一下?”

李斯一聽慌了,治栗內史韓通可是李、趙一黨的人物,扶蘇此言分明是對九卿之一的治栗內史之位虎視眈眈啊!

李斯看了看韓通,韓通這時也正在冒冷汗,心知不妙,但此時也不敢出言,若惹怒了尚在氣頭上的始皇,可不是好玩的。只好偷偷看了一下始皇身邊的趙高,心中暗暗叫苦!

這時始皇聞言大喜道:“有如此理財能手,此人姓甚名誰?”扶蘇笑道:“此人姓蕭如何,淮上隱士,為兒臣訪得!兒臣可以向父王保證,此人理財之能冠絕天下,若朝中有人能超過他,兒臣甘願輸他萬金!”

眾人聞言大驚,扶蘇這般看重的人才,看來定非尋常之人!

始皇也有些意外道:“看來王兒對此人十分有信心嗎,這真讓朕有點迫不及待想要見他了!王兒,就定在今日下午如何?朕在南書房親自接見於他!”

扶蘇大喜,內心暗樂,心道:“好,治栗內史的位置跑不掉了!又可以狠狠打李斯、趙高一棍子!”忙點頭道:“好,兒臣回去便安排見人見駕!”

……

扶蘇回府後,早飯都顧不得吃便立即派人去城外軍中去招蕭何。

不到一個時辰,蕭何便匆匆而來,甚至嘴唇都還掛有吃飯的痕跡,可見來得十分匆忙。

“君上急招臣來可有急事?”蕭何一時也不知道何事這麽緊張。

扶蘇笑道:“蕭何,你的機會來了!我已經向父王舉薦於你,下午父王要見你!”蕭何面色一喜,但有些奇怪道:“君上,陛下怎麽突然想要召見我?難道有大事發生?”

扶蘇點了點頭,便將今日朝會事宜跟蕭何細說了一遍,隨後叮囑道:“蕭何,治栗內史一職為九卿之一,掌握國家財政命脈,不可謂不重要,這也是李斯、趙高黨人控制朝臣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你下午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將那個表現平平的韓通給趕下台去,接替他的職位。這樣一來,不僅有助於我大秦的繁榮昌盛,而且可以打擊奸佞!我知道你的能力,由你掌握國家財政,與國與民都大有好處,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讓百姓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