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荊楚烽火 第十一章 渡河二(第3/4頁)

項燕聞聽大驚,知道自己即使將身前這支十萬秦軍全部殲滅,一旦秦軍主力渡過河來,楚軍殘部也是絕對無法抵擋憤怒如狂的秦軍主力雷霆一擊的!

項燕立時萌生退意,正準備以少數兵力監視蒙武殘部、所剩主力退回昌平時,忽然間,昌平方向火光四起,殺聲震天。項燕直嚇得魂飛魄散,大叫一聲:“不好,中計了!”顧不得許多,當即狂呼道:“都城危險,後軍變前軍,增援昌平!”

戰況瞬時逆轉,楚軍們殺得正痛快淋漓時,陡見老巢被端,頓時心亂如麻,顧不得再和蒙武殘部糾纏,如飛向昌平急退而去!

蒙武見狀大喜,率兩萬余殘部大呼一聲:“弟兄們,殺——!將楚軍斬盡殺絕!”“嗷——”被楚軍按著頭暴打一夜的秦軍們精神陡長,勇氣倍增,踏過血色的泥濘,越過袍澤們死不瞑目的遺體,開始奮力追擊楚軍。

這時,蒙武部遺留在北岸的騎兵部隊見楚軍已退,再無兵力阻擋其過河,當下也揚帆急渡,劃過血色的江流,向南岸急馳而來!

“殺——!”秦軍們光頭赤膊,像一群憤怒的蒼狼般尾銜狂追楚軍。楚軍是時毫無戰意,和剛才大逞雄風時完全不同,直被氣勢如虹的秦軍殺了個落花流水、一路遺屍無數。秦軍這時顯現出加倍的兇殘和沖天的憤怒,所有被追截上的楚軍無不被斬去首級,屍體砍成一灘肉泥泄憤!等到戰役結束、秦軍打掃戰場時,不少楚軍將的屍體根本就無法加以收斂,只能草草堆在一起,掩埋了事。

……

昌平城下。

數萬敗退下來的楚國殘兵在項燕和項梁的率領下正結陣而守,他們的身後是蒙恬統軍鎮守的昌平城,他們的身前是突破了淮河防線的蒙武和王翦所部。楚軍殘兵們已經陷入了四面重圍的窘境!

“父親,我掩護你突圍吧!”項梁咬了咬牙,決心奮力死戰!

項燕沉默了一會兒,躍身上馬,示意隨從不要跟來,自顧縱馬來到兩軍陣前。“王翦將軍,你是否敢來單獨和在下談談?”項燕奮聲大呼!

王翦在陣上愣了愣,大笑道:“項將軍召喚,王翦怎敢不來!”說著就要縱馬而出,扶蘇止住王翦道:“且慢,謹防有詐!”王翦搖了搖頭,低聲道:“君上不必擔心,大勢已定,項燕耍不出什麽花樣的!”扶蘇猶豫了一下道:“老將軍小心些!”

王翦點了點頭,也縱馬來到陣前。

“王將軍,如今我主一死,項某鬥志全無。要我軍投降可以,但要讓這幾萬士卒自行離去,不當俘虜,王將軍可願答應?”

依秦國舊例:戰爭中俘虜的敵軍情況緊急、不宜攜帶時秦軍將領可以隨機處置,也就是說是殺是埋、是坑是剮都由秦軍將領隨心所欲,所以才有白起狠辣坑殺四十萬趙軍這樣的駭人的舉動發生。便是可以留下俘虜性命,押回秦國時,也多將這些俘虜當作刑徒對待,用來開鑿水利工程、修建陵墓、或且擴建城池這等苦役,數年下來,死者十之八九!所以項燕才希望能夠給殘余的楚軍們找一條生路,既不能讓他們無謂的戰死,也不能讓他們作為俘虜在秦國悲慘的死去!

卻聽王翦皺了皺眉頭,面帶微笑道:“王翦有一個想法,就是仍讓項將軍率領舊部,為秦國鎮守楚國各地,然後再由王翦呈報秦王,加封官職!”王翦言辭懇切,顯得很有誠意!

扶蘇一聽大喜,心道:“若真能如此,項燕宗族便歸順了我秦國,日後還怕項梁、項羽造反不成?”忙一縱戰馬,也來到陣前,笑道:“項將軍,扶蘇這廂有禮了!雖然項將軍敗於我軍,實是大勢使然、國力不濟,非戰之罪也!項將軍仍然是當世一等一的英雄良將!我父王求賢若渴,對將軍之才仰幕已久,若將軍真能率軍歸降,扶蘇以性命擔任,必會重用!”

項梁聞言果斷地搖了搖頭道:“多謝武安君好意,但我楚國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恕項某不能從命!”

王翦聞言苦笑一聲,知道以項燕的倔脾氣肯定是不會歸降的啦,只得可惜地點了點頭道:“既然項將軍執意如此,老夫就依了項將軍的意思。楚軍士卒將領願留則留,不留則自行離去!”

“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王翦在箭囊中取出一箭,用力折斷:“食言當如此箭!”

扶蘇見王翦竟然應允了,這不是放虎歸山嗎,心中大急,一時阻止不及,只得語帶威脅道:“項將軍可想好了:你不願歸降,但你讓我十萬秦軍勇士血染淮水,我秦國可不會放過你!日後你項氏宗族必會受你牽累,永無寧日!”

項燕聞聽大笑道:“久聞古今君子不絕人之嗣,有事沖我而來便是!武安君以仁德信義著稱天下,想必不會做這種絕戶惡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