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趙國忠魂 第十七章 忠魂六(第2/2頁)

“喏!”秦虎應了一聲,便率部緩緩壓上就要活捉李牧。忽然間李牧出聲道:“公子且慢!”扶蘇大喜道:“師叔可曾想通?”

李牧搖了搖頭,面色平靜而決然地道:“不!我李牧一生清名,雖萬死也不會留下一絲汙名。我知道公子既然追上於我,無論軍令還是王命都不可能將我放過,所以李牧只求公子一件事,請公子應允!”

扶蘇微感不妙,但仍耐心地道:“師叔請說!”李牧道:“公子要將我擒回秦國,而我李牧是絕計不會降的,所以李牧目前只有一條路:自絕!”扶蘇面色大變道:“難道師叔非要走此絕路!”

李牧點了點頭,正色道:“如此才能既不讓李牧違背自己的誓言,又不讓公子為難!”扶蘇心中大急,向秦虎使了個眼色,秦虎會意,腳步級緩向李牧身後移動而去。李牧何等聰明之人,立時察察,大喝一聲道:“站住!”並順手將手中長劍橫在脖頸之上。秦虎心中一驚,頓時停住腳步,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苦著臉望了望扶蘇。

扶蘇有些茫然地看著李牧,知道李牧死意已絕,即使現在僥幸將其活捉,但一個人若一心求死,你防得了一時,又怎能防得了一世?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道:“師叔有何請求便說吧!”

李牧正色而從容地道:“大將不應死於敵人之手,這是莫大的恥辱,所以我必須自絕。而我自絕以後,希望公子能夠善待李牧遺體,並將李牧和家母合葬,這是李牧唯一的心願。雖然生前李牧未能一盡孝道,但死後也希望能夠在九泉之下陪伴家母。並請公子順便轉告恩師:李牧此生無緣侍奉恩師,只能來世再報吧!這個小小的請求請公子看在同門之誼,萬請允準!”

扶蘇悲傷而鄭重地道:“師叔放心,扶蘇一定達成您的心願,絕不讓您的遺體受到一絲汙辱,並將家您和母親一起合葬!”說著,扶蘇的眼眶裏不禁湧動著一層晶瑩的淚光,顯然是不忍見這位絕代名將就此決別人間,但對一心求死的李牧扶蘇又無計可施,只能將那股巨大的嘆惜和遺憾掩藏心中!

李牧感激地點了點頭道:“多謝公子,李牧無以為報,唯懷中有依平生用兵心得所書兵法十篇、五千余字特留於公子,希望能夠對公子掃平天下有所幫助。唉,天下一統終是正道,奈何不是趙國!我雖欲逆天,卻終不可行!悲哉!”

說著,李牧一手將頭上的發鬢解開,以發覆面,悲然長嘆道:“我李牧縱橫沙場一身,臨了卻身懷叛國罪名,又死於秦國之手,這真是莫大的諷制!如此內外皆不能見容,有何面目再見世人耶!?”

說著,李牧仰望蒼天,大叫一聲道:“天道不公!”利劍猛一用力,頓時割斷喉管,溫濕的鮮血霎時洶湧而出,將地上的白雪染紅。

英雄的靈魂漸漸遠去,偉岸的身軀漸漸冰涼,隨著一聲“當啷”長劍墜地的聲響,一代名將李牧緩緩倒了下去,輕輕的長眠在生他養他的趙國熱土之上!

這從容就義、淡然赴死的瀟灑令天地也猛然一暗,一個震天的驚雷也突然在空中“哧哧”厲閃著猛劈而下,發出一陣‘轟隆隆’連綿不絕的巨響!

氣氛,一時哀傷到了極點!

而在扶蘇的眼中,李牧那橫劍自刎、緩緩倒下的過程仿佛已在眼中定格一般令人驚心動愧,又有如時空倒流一般在扶蘇的眼中一遍一遍的悲情重放。

猛然間,扶蘇竟然雙手顫抖、熱淚橫流,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復雜情感:是後悔?是傷心?是惋惜?還是悲憤?

扶蘇緩緩走上前去,淚光盈盈中輕輕地將李牧悲憤難平的雙眼合上,然後雙膝一屈、重重地拜倒在地,淒然道:“忠魂雖去,大義常在;英雄雖死,浩氣長存!扶蘇恭送將軍英魂歸天!”說著,重重地拜了四拜!

無心等人見扶蘇跪下也一起下拜,便連一向對李牧恨之入骨的‘狼牙’武士見李牧死得如此悲壯也不禁心生敬意,一起拄劍下拜,大喝道:“恭送將軍英魂歸天!”

那蒼涼而豪壯的祭語化作一波波翻卷的聲浪在小鎮長空久久地回蕩著、盤旋著。

風越發得陰冷了,雪越發得大了,烏雲也越發得厚重了,黃暈的天地間陰沉沉地一片嗚咽悲鳴之聲,仿佛連天地都在為李牧這位悲情英雄而感到不平、而放聲大哭……

風雪漫卷中,扶蘇恭敬地用雙手捧起李牧的屍體,在無心等人的幫助下拴在一匹無主戰馬上。一切完畢之後,扶蘇靜靜地又看了看李牧從容、平靜的臉龐,大喝一聲道:“回軍!”“喏!”一聲愴然的應聲中,數十匹戰馬踏飛漫天的積雪,如同一陣狂風般消失在遙遠的天際!

失去了李牧的趙國,已經到了覆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