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趙國忠魂 第七章 破襲二(第2/5頁)

須臾,弩手群進至趙營前二百五十步左右,被趙軍的一道深而寬的巨大壕溝所擋住,只能就地開始發射!

“射!”分成九列的前三隊秦軍弩手在軍官的喝令下仰起弩弓,向著蒼弩射出了第一波箭夭,密集的箭雨瞬間遮蔽了天空,發出巨大的尖嘯突向趙營而來。射完後,前三列秦軍立即原地坐倒,用雙腳為弩弓上弦,而中三列秦軍弩手開始舉弩向天,隨後發出新一波的攻勢……

“奪奪奪奪……”一陣連著一陣的箭矢落地聲傳來,猶若雨點般密集而連續!眨眼之間,趙營的鹿角上、寨柵上、望樓上、帳蓬上、地面上,無不綴上了一層密密的箭雨,犀利的秦弩頓息間將趙軍柵欄前後狠狠地梨了一遍!便是躲在柵欄和盾牌之後的趙軍被射中者也是無數,一時澱放出血花無數,引動起慘叫驚天!

“秦風!秦風!秦風!……”陣後的秦人開始奮力呐喊起來,為弩手助威。

“破秦!破秦!破秦!……”趙軍的強弓手弩機手也開始在寨柵後發威,向著秦軍的弩手發動一波波猛烈的侵襲。

狂亂的箭雨中,一名秦軍悶哼著倒了下去,另一名秦軍便迅速不聲不響地替補上來。勇敢的秦軍們在紛飛的戰火中只知道機械而認真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本沒有將漫天紛飛的箭雨放在眼中。他們不是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箭雨下喪命,而是嚴酷的軍紀要求他們必須這樣做,否則他們所受到的懲罰將是十倍於死亡的痛苦!

泯滅了人性的光輝,掩蓋了死亡的恐懼,秦軍的軍紀竟嚴酷若斯!

連續幾輪毫不留情的對射以後,攻防手段稍嫌有些單調的兩軍互有成果,倒沒有形成一邊倒的趨勢!王翦大手揮了揮,喝令道:“弩手退,步兵開始攻寨!”“喏!”

前進的戰鼓聲驚天動地般的響了起來,大隊秦軍將士立即開始嘶聲呐喊著揮動著利劍、鈹、戟等兵器向著趙營沖鋒而來。第一道壕溝到了,訓練有素的秦軍們在漫天的箭雨中奮不顧身地立即開始搭建數十道木橋。

建橋過程中,不時的有秦兵們被趙軍的鋒矢射中,射中身體的秦軍們尚有甲胄可以勉強抵擋,但射中頭顱的秦軍們就幾乎立即便會死去!為什麽?答案很簡單也很驚人:因為所有的秦軍、無論將和兵,他們都從不配備頭盔。在秦人看來,沉重的頭盔影響了他們殺敵時的靈活和奮勇。關中的男兒竟然勇悍若斯!

須臾完畢後,數以萬計的秦軍將士們從木橋上湧過,在酒意的瘋狂摧動下向著近在眼前的趙營猛撲而來。第二道壕溝到了,就在秦軍們就要再次突近時,猛然間響起天塌地陷般的無數聲沉悶巨響!大地裂了開來,平地上陡然現出數十個龐大陷坑,坑底裏則遍布著尖銳的木樁和竹刺!

一時間,無數秦兵急促裏收不住腳如同下餃子般紛紛向陷坑裏栽去,慘嚎聲頓時嘶心裂肺般響起!鮮血流滿了溝壑,不少秦兵們兀自沒有死絕,掛著尖銳的竹刺上痛苦地做著最後的抽搐!

秦兵們憤怒了,勇悍的關中男兒怒吼一聲,竟然在漫天的箭雨下將兵器頓插在地,順手將身上的甲胄和衣衫禦下,露出了肌肉虬張的結實上身。憤怒的目光裏,秦軍們赤膊袒胸的拔出自身的兵器,踏動顫抖的大地,像一群狂猛的戰獅般向趙營殺來。

歷史的真相是令人震驚的:也許是忽視,也許是故意,甲胄這項東西在秦軍隊列裏成了最為雞肋的一種裝備,其精良程度遠不如其余六國,和秦國強大而先進的兵器產業完全不相稱!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戰場上的秦軍不僅僅光著頭顱,甚至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一些輕薄盔甲也全脫掉了,因為對秦人們來說,沉重的頭盔和甲胄阻礙了他們建功奪爵!

這支勇悍的秦軍在古籍中的每一個字裏行間都向著人們傳遞著秦人強烈的尚武精神!

光頭赤膊,無視矢石,這就是二千年前這支鐵血精兵的真正風采!

眨眼間,趙營到了,光頭赤膊的秦軍們揮動著手中的兵器和在寨前壕溝裏的趙軍們展開了殊死的搏殺。劍光飛舞、鮮血激濺,無數的殘肢在半空中漫天騰起,慘烈的戰鬥在持續進行……

亂軍之中,又有一隊光頭赤膊的秦軍們擡著結實的巨大圓木向著趙營堅固的寨柵開始猛烈撞擊,近在咫尺的趙軍們瘋狂地用手中的兵器和箭矢向著這些不要命的秦軍將士們奮勇攻擊。然而,勇悍的秦軍們好似根本不知道死亡為何物一般,前面的軍士倒下去,後面的軍士接替上來,無數堅固的木柵在秦軍們悍不畏死的瘋狂猛撞下裂成了塊塊碎片!……

戰場上一時呈現出慘烈肉搏的焦灼狀態!

與此同時,番吾城下也在進行著類似的慘烈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