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風卷雲湧:四方順逆!

吞鵬山,位於吳州東面的近海處。

在這裏,橫行著一方勢力,因山得名,故而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喚作吞鵬軍。

吞鵬軍的首領,喚作趙橫,底下又有祝京、呂敬君兩位當家。

在此之前,他們本是吳州一帶有頭有臉的豪強,那時儒道雖盛,但吳州地處沿海,也算是天高皇帝遠,靠著走私越貨的勾當,以及明面裏仗義疏財的名聲,勾結當地鄉紳,拉起幫會,表面上以商會為名,來往江海,積累財富,日子也過得頗為逍遙。

儒道崩潰後,朝廷對這一帶的影響力快速衰減,以往靠著文氣所化之官威鎮壓百姓的地方官員,在失去了文氣之後,俱都變得驚惶不安。趙橫趁此,進一步坐大,連官府也不敢招惹,以至於在沿海這一帶,百姓只知有趙老大,不知有新天子,形成了一股朝廷無法管束的地方勢力。

隨著西南方的紅巾軍、斷稼軍向朝廷投誠,臨安新朝,聲望一度水漲船高,甚至隱隱有重整朝綱、北定中原之勢。在這種大勢之下,趙橫也不得不跟著,接受官府招安、整編,成為一支受朝廷節制的地方鄉團。

然而緊接著,便是朝廷水師的全滅,以及察割所率之蠻軍的大舉入侵,天子南逃,臨安失陷,眼看著整個周朝都要就此滅亡。

響應勤王號召,當時的趙橫,亦迅速的集結鄉兵,救援天子,雖因遠水救不了近火,未直接對上察割的主力,但在察割主力覆滅後,於圍剿豹王座下猛將盆敵烈的蠻軍中,也結結實實的打了幾場惡戰,展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實力。

豹王二十萬大軍潰敗後,趙橫率軍回到吳州,此刻的他,已被朝廷封作了壯遠將軍,也算是正四品的武將,底下的弟兄盡皆封官,吞鵬軍勢力繼續坐大,甚至可以說,吳州兵就是吞鵬軍,吞鵬軍就是吳州兵,連當地的州牧、府尹,都得仰他鼻息。

如今的吞鵬軍,號稱十萬之眾。兵馬壯大之後,趙橫反而沒有以前組建幫會、做地方豪強時那般霸道,一邊維持地方秩序,一邊每日裏拿著九陰真經,日日練功,底下的大小頭目,雖然也有一些,因為一朝得勢,在鄉裏鄉親間飛揚跋扈起來,但在被他查到之後,往往從重處罰,一時間,吳州一帶的治安,反比儒道崩潰前還要好上許多,在南方的各州各府間,也算是一枝獨秀的異類。

那一日,趙橫與他的兩位兄弟,一同在府中討論武學,忽的,一名親兵入內稟道:“將軍,寶州都督府甘玉書甘帥來訪!”

趙橫等彼此對望,盡皆錯愕。

在察割死後,於圍剿盆敵烈、蕭古所率蠻軍的連番大戰中,各路勤王義軍,俱受甘玉書節制、調派,也就是在甘玉書出色的調兵遣將之下,南方的各路兵馬,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最終全殲失去後援後,試圖魚死網破的盆敵烈、蕭古兩路蠻兵,並成功擊殺盆敵烈。

雖然最後還是被蕭古逃了,但十幾萬蠻軍的灰飛煙滅,還是給北方的蠻胡高層帶來了極大的震動,並成功的幫助失去半壁江山的南方朝廷站穩腳跟,同時也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中,成功的壓制了一些別有用心的地方勢力。

那個時候的吞鵬軍,同樣也受到了甘玉書的節制。勤王結束,各路義軍在朝廷的命令下,各歸各府,他們也回到了吳州。後來,聽聞甘玉書被天子封作國公,離開三衙軍,前往寶洲建立都督府。雖然意識到,這有可能是天子的明升暗調之舉,但因為摸不透朝堂上的動向,趙橫與他的兩位弟兄雖然討論了一番,卻也沒有得出具體結論。

卻沒有想到,原本應該遠在寶洲的甘玉書,竟然來到了吳州?

“快快有請!”趙橫立時說道,同時與兩位弟兄一同起身,準備迎接。

外頭,不過是一身布衣的甘玉書等了一會,待到親兵出來回報之後,方才負手踏入府中:“這應該是最後一處了吧?唉……本以為是風花雪月醉夢人,不想卻是四處奔波勞碌命。忙!忙!忙!”

……

※※※

熙州金栗郡。

作為察割南下時越過長河天險的主要突破口,熙州一帶,破壞最為嚴重,尤其是,蠻軍采用的本就是就糧於敵的策略,一進入熙州地界,便強取豪奪,而熙州官兵幾乎就是崩盤式的逃亡,完全沒有起到任何抵禦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大量的逃兵、亂兵。

如今,局勢雖然安定了下來,然而對熙州所造成的破壞,一時間卻也是無法彌補,大量在戰火中逃離家園的百姓,回到家中後,發現屋舍被奪,田地被占。這些人中,甚至不乏那些原本也算富裕的地方鄉紳。北方逃下來的世家、豪強,與南方本地的鄉紳,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鬥爭,這種鬥爭,於察割入侵後所造成的混亂中,愈演愈烈,也讓熙州的民心被不斷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