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鼎之輕重 第三十一章

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三十。

在天津大清海關總署的西式會議室裏頭,雙方代表各自落座。世鐸領頂整齊,朝珠扳指三眼孔雀翎,東珠大帽子,一應俱全。他雖然也是含笑坐在清方一邊的座位中間兒,氣度儼然,可是右手不住的顫抖,卻吐露了他現在的心情。

他身邊隨員寥寥無幾,這本來就是密約簽定的場所,人越少越好。年關裏頭,不少世鐸的隨員都溜回了北京城過年,不湊這個熱鬧,正是得償所願。說實在的,好多隨員還不知道和小日本到底談的是什麽呢。

世鐸身邊,坐著的正是譚嗣同,他在椅子上面坐得直挺挺的,只是揚著臉不看對面日方代表。他同樣穿著二品京堂的朝服,一樣儼然大員。可是唯一與眾不同的是,他在前襟上頭,釘了一塊白布條!在這會議室裏頭,說多醒目就多醒目,不光日方代表目光只是落在那白布條上面,就連作為調停見證代表的各國公使,都不住的看過來。

世鐸卻是對譚嗣同這個打扮視若未見,今兒他還對譚嗣同客氣得很呢。落座的時候,以他身份,還先讓了讓自己的副手譚嗣同。

密約的事情,譚嗣同咬牙忍下來了,不僅沒有捅出去,還來陪著他一塊兒背這個黑鍋,世鐸心裏頭還是感激得很的。往常都說帝黨清流,是幸進小臣,是只會搗亂的家夥。這譚復生,倒是有大臣體,知道顧全大局!他們對眼前這個局勢是無能為力了,是不是回北京城述職的時候兒,給老佛爺進下言,幹脆放手讓譚嗣同來主持對付徐一凡的大局?

日方代表以伊藤博文居首,伊藤博文今天看不出一點病容,穿著西式的禮服。比世鐸他們提前到了一點兒,世鐸他們進來,伊藤博文還帶著隨員鞠躬迎接,禮數周全到了極點,甚至有點低聲下氣的樣子。這個時候坐在座位裏頭,只是含笑看著世鐸,氣度沉靜得很。

占著了便宜,還不讓這些日本之友下不了台,這可不是伊藤博文這種大智者的風格。

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出現在這樣風雲變幻的舞台當中了吧……

伊藤博文也微微有點感慨,不知道為什麽,這個時候他雖然還保持著無可挑剔的風度,心裏頭剩下的,只是淡淡的疲倦。

這舞台,他已經占據得太久,雖然現在他似乎還坐在舞台中央,操縱著東亞大地的風雲雷雨,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哪怕世鐸他們就坐在他面前,馬上就要簽署密約,可他仍然覺得,這舞台的中心位置,也許再不屬於自己!

是因為徐一凡麽?對於眼前局面,他又能做什麽呢?西方列強傾向於他,這還是次要。徐一凡這個梟雄,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因為對付他們的那個朝廷吧!坐在兩江新得的地盤,梳理內部,夯實根基,在看著朝廷中樞一招接著一招的犯錯誤……比如說,這次和約的簽定,就是清國朝廷的一個大錯誤,他最好的選擇,就是冷眼旁觀罷?

徐一凡哪徐一凡,我的背後,是一個統一的日本,而你還要篡奪清國的大權,重心在於對內。中國人,內鬥本來就是你們的傳統,清國中樞要對付你,而你要利用一切機會打擊清國中樞……不是麽?這就是我伊藤博文在戰場上被你擊敗之後,還能在談判桌上翻盤的全部原因!

他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裏頭告訴自己這番話,這番思量,他早就無數次的籌思過了。坐在談判桌上,他就用這個,來蓋住自己的疲倦和神思不屬。

英國駐華公使何伯坐在橫頭,他微笑一下,開口打破了兩邊代表各有心思的尷尬沉默:“今天,是東亞大地重歸和平的一天!可怕的誤解,因為誤解而生出的仇恨,還有可悲的戰爭,都成為過去的事情了。文明世界將以最大的善意,期待清日兩國的永久和平!期待著兩國能在未來的日子裏攜手維持東北亞的穩定,讓渤海和黃海,再不會被戰火點燃!和約一旦簽定,將得到文明世界的莊嚴承認和確保,作為一個在東北亞生活了三十年的老人,這一天的到來,是鄙人感到最為欣喜的時刻!世鐸大人,伊藤閣下,現在可以簽約換文了麽?”

幾句話將座中人驚醒,世鐸呵呵笑著,朝伊藤博文拱拱手。而伊藤博文也站起微微鞠躬下來。他們身後的隨員拿出了兩國密約文本,互相對望一眼,不發一言的交換了過去。

清國割讓朝鮮於日本。

清國支付八百萬關平兩平朝費於日方。

密約簽定後一月內,雙方平朝軍隊必需動員完畢。

清國和日本互相確保,將不再侵犯雙方領土和權益。

日本確保,在俄朝邊界,保持六萬人員額之常備陸軍,確保東北亞現狀不因外力而改變。

清國放棄在日領事裁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