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三章 天公無語(上)(第5/6頁)

幾個大臣大嘩,這又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京師北面門戶,已經被日軍踹開,南面門口,日軍又探進頭來!當初大臣們多少還有點指望,徐一凡還在朝回趕,他那名聲在那兒,好歹也收拾過幾萬鬼子,說不定還能穩住遼南局勢。打贏是不指望了,稍微挽回點面子,皇上也好下台,也好求和。現在山東日軍又開始上陸,就算徐一凡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啊!

這小日本兒真是的,生生把人望絕路逼做什麽?

大清,看來這場戰事,是敗定啦!

光緒卻神色動也不動,還是那副慘白,淡淡一笑:“知道了,你們商量著辦。”

翁同禾卻不客氣,一下站起來就要攔住光緒。今兒老頭子舉止都顯得有些浮躁,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光四射,讓人不敢逼視。他朝著底下幾個大臣一擺手,大家都不知道翁老頭子今兒犯了什麽痰氣兒,覺得和自己不相幹的趕緊磕個頭退下。只有文廷式文大狀元直挺挺的跪在那兒,就當沒看見。翁同禾看他那個樣子,只是微微點頭,也不理會。

“老師,您想怎麽著啊……朕實在累了,乏了。這天下,還是老佛爺收拾吧……”

光緒喃喃自語,躲閃著翁同禾的眼光。而老頭子卻臉上潮紅的色彩越泛越深。到了這個地步,光緒還有退路。他翁同禾卻是絕無退路!一天前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還在向他招手,一天後卻是慘敗的消息傳到。其他人老頭子不知道,慈禧定然是恨絕他了!

既然退後一步,都不知道死所在哪兒,這個時候,唯有掙紮著死中求生。他鎮定的轉了一圈,將太監宮女都打發了出去,還仔細的看了看,確定周遭無人,才用低而陰冷的聲音咬牙道:“皇上,日軍在山東上陸,趕緊將抽調出來到京師入衛的淮軍兵隊,再回原防!至於京師空虛,密調徐一凡的禁衛軍,潛越遼西,入衛京師!”

一語既出,震得光緒身子都是一抖。跪在那裏的文廷式也瞪大了眼睛,幾欲暈倒。

帝黨一直在對徐一凡示好,潛意識中也將他當作可以依靠的力量。這調徐一凡入衛京師,而不讓李鴻章帶兵隊來北京,背後的潛台詞,不問可知!

沒想到翁同禾竟然敢瘋狂若此!

光緒腿一軟,就坐在了身邊一把椅子上。文廷式猛的站了起來,低聲切齒道:“翁大人,你瘋了!”

翁同禾回頭,臉上肌肉都抽搐在一起:“難道你要看著聖君幽閉,小人再度當道,才肯甘心?”

“李鴻章調回去也就罷了,畢竟日軍上陸,回返山東,名正言順。徐一凡現在在哪裏,你怎麽能找得到他?這消息來往傳遞,時間耽擱不說,萬一泄密,該當如何是好?”

“我和徐一凡的拜兄譚嗣同早有電報往來,他也是一位心懷忠義之士!這主意,就是他出的!徐一凡動向,這譚嗣同盡知,按照他的推算,最多明日,徐一凡就要進遼陽城了!用譚嗣同密本直發遼陽電報局,他是欽差大臣,奉天將軍,還怕收不到?聖上籲請他入衛京師,有什麽不成?”

“遼西還有大軍在,徐一凡怎麽越過他們,直入京師?要是那邊知道,會不讓大軍擋著他?”

“遼西一幫敗兵,還想擋住徐一凡的萬余精銳之師?他間道而動,越過遼西。以他當初五天八百裏定漢城的速度,比誰都早到京師,到時候,大局就定了!”

“萬一消息走漏,皇上就在北京城!你置聖上於何地?這等變起京門,史書斑斑有載,哪個朝代,有好下場了?”

“難道你就看著我皇上被幽閉,我等清流被禁錮……皇上是老佛爺挑出來的,再挑一個,又有何難?同治爺駕崩如此之早,難道無因?”

這句話說得是如此之放肆,若不是翁同禾心境大起大落,對來日恐懼萬分的情況下,打死他也說不出來!這一句話也是如此之有力量,震得文廷式腿一軟又跪在了地上,震得光緒大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翁同禾凜然的站在那裏,冷冷道:“事急矣,非放膽不足以成事!”

玉瀾堂內安靜了半晌,最後才傳出了光緒似哭非哭的聲音:“朕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言罷他已經掩面,踉踉蹌蹌的奔回了自己的內室。巨大的壓力,讓他那幹瘦的身板在這一刻仿佛就要折斷一般。

文廷式卻擡頭看著屋頂,似乎要看穿屋梁一直望到天上。仿佛想從天上找到一個答案。大敵當前,遼南慘敗,山東又有慘敗的跡象。大清打一仗敗一仗,帝後兩黨,卻還如此糾纏不清,文大狀元腦子裏面轉來轉去,最後只是一聲慘嚎:“想做忠臣,為什麽這麽難?”

※※※

“大人,遼陽就在眼前,最多四個鐘點,我們大隊就能入城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