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六十一章 烽火處處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五日。

奉天蚰巖縣城外。

這個季節,正是東北草森林密的時候兒,兩邊山頭,都郁郁蔥蔥的,一條道路,彎彎曲曲的從蚰巖縣城旁邊經過,轉向西北的蓋平、牛莊方向。

在低矮的蚰巖縣城的城頭,日本陸軍的日章旗,在大太陽底下冷森森的飄動著。縣城三個入口都封住了,只有西北面的入口開著,數名穿著黑色軍服的日本士兵拿著村田式步槍在那兒站得筆直。整個城門口,除了日本士兵,簡直就沒有人進出。

突然間,這些日本士兵啪的兩腳一磕,恭謹行禮。就看見城門口一個穿著騎兵制服的少尉軍銜的軍官策馬當先而出,跟著就是數十名日本騎兵押著的車隊。

這些車子都是東北常用的太平車,兩輪寬轅,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偶爾還夾雜著幾輛馬拉的大車。車隊滿滿當當裝著的都是糧食幹草馬料,民夫全是拖著辮子的中國百姓,低著頭或拉或趕著車子,足足有二三百人,這麽個車隊行進,在城門口激起了好大的煙塵,久久不散。這些民夫沒有一個人擡頭,仿佛那面飄揚的日章旗能一直刺到人的心裏面。

日軍征清第二軍上陸花園口以來,先從東向西打,陷落了旅順要塞,接著再由南向北打,從復州大道一直殺過去,在蓋平擊潰了清軍在遼南主力,兵鋒一直追迫到田莊台一帶。初期上陸的銳利和沖量,到了這裏,幾場大戰打下來,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就要補充彈藥,補充糧秣,調整編制,才能再度發起攻擊,擊破現在守在田莊台一帶的清軍,再轉而攻擊錦州,沿著遼西走廊一直威脅到直隸平原。

這段修整期間,第二軍一直在用不大的兵力擴大地盤。最主要還是為了征集糧秣。為了這場甲午戰事,日本也是將自己國力的老底子都掏出來了,現在戰場也是越打越大,就算用上吃奶的力氣,將民用船舶征發幹凈,能給第二軍補充上彈藥就了不得啦,更別說大本營現在還在全力籌劃上陸山東的攻略作戰。糧秣馬料,還是需要第二軍就地征集。這段時間第二軍就因而分兵四出。

遼南一帶清軍,除了在田莊台還有較為完整的建制營頭,四五萬人勉力在那裏固守,擋在遼西走廊前面,其他地方,既是兵力缺乏,又是毫無抵抗的決心。日軍小部隊一到,當守的官吏和新募的營頭就望風而潰,十余日下來,以蓋平第二軍主力集結地為出發點向東,大石橋,析木城,蚰巖……十余市鎮,盡全數陷落!而且日軍連槍都沒放上幾響!

遼南這一帶地方,素稱關外人口密集,糧食豐盛,日軍盤踞此地,大量的糧食被強行征用,大量的民夫在刺刀下被征發,這些中國自己的物資,就源源不斷的向第二軍集結地輸送,作為支撐他們下一次作戰的儲備!

這車隊出了縣城,上了道路,迤邐向西北而行,轉眼間就進入了丘陵密布的地帶。民夫們走得辛苦,這些押運日軍一個騎兵小隊卻是懶懶散散的。清國的正規軍都這麽不經打了,這些時候的擴張征發,更是半點抵抗也無。按照征清第二軍司令長官大山巖大將的評論,支那還是一個近代民族國家意識還未曾完全覺醒的國家呢,想象西班牙抵抗法皇拿破侖大軍一樣遍地烽火……早著呢。

※※※

道路兩旁的山林當中,突然傳來了鷓鴣鳥的叫聲,三長兩短,這邊叫聲響起,那邊就有了應和,一時間在道路兩旁傳得老遠。

在丘陵後面的一處窪地裏面,卻滿滿的都是穿著扯下袖筒皮襖子的漢子們。一看他們這個裝束,就知道是關外的大架杆子馬隊。大夏天的穿著皮襖,就是因為常在野外活動,皮子防潮。就算夏天,關外晚上可也不暖和!

這些漢子明顯分成幾股人馬的樣子,馬都遠遠放著,由小隊子集中看管放青吃草。這些小隊子都是不上陣的,得了東西,也比上陣的要少分一大半。在這些服色雜亂的人物當中,還有二三十個穿著黃色西式軍服,皮馬靴,戴著大檐帽的軍人。一聽見前面傳來的信號,這些軍人本來都靠著背包休息,一下都翻身坐起。

這自然就是禁衛軍先遣騎兵部隊,五六天下來,他們已經從中朝邊境,一直深入到了遼南!這些騎兵都分散開來,帶著餉物,帶著器械,聯絡召集各地的大架杆子,保險隊,馬隊,一時間,關外各地,不知道多少江湖好漢向這裏集中!

“戴當家的,二十個小鬼子,押運著一個車隊,咱們奉天好包打了!一個鬼子腦袋五十兩銀子,一個軍官除了銀子還有兩杆湖北造五子快,沒錯兒吧?”

當先就一個壯漢湊到了禁衛軍騎兵標第一營營官戴君面前,低聲急切的發問。戴君還沒來得及回話,旁邊又一條高瘦漢子推了那人一把:“去你姥姥的,奉天好是遼中的杆子,遼南的事兒,怎麽著也是咱們日頭好的買賣!戴當家的,銀子咱們不要,兩百銀子折一杆五子快,一個軍官換兩杆老德子的毛瑟馬上快,這買賣,咱們日頭好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