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五十四章 細看濤生雲滅(中)

公元一八九四年,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上一章的三天前。

旅順。

這座關外雄城,北洋營造垂二十年的要塞,現在已經是一片淒惶的景象。

這個要塞,三面環海,一面連接著金州地峽,是遼東這塊肥沃富饒的土地,向南面海中,伸出的一個天然良港。和隔海對望的山東省煙台威海等基地,正正卡住渤海灣的咽喉。

自從西方列強的水師打破了大清天朝上國的迷夢,列強的軍隊,一次次通過渤海灣靠近直隸平原的海岸線,從天津上陸,疾趨不過數百裏就能撲到大清帝國的中樞,首都北京城。第二次鴉片戰爭當中,英法聯軍就是沿著這條侵略的黃金線路,一舉攻陷北京,逼得鹹豐“北狩”承德,幹脆死在那兒,一個營造百余年,美輪美奐的圓明園給燒成北地!

洋務以來,建立海軍保住渤海灣的海防,就成了大清上下的共識。二十年來,無數的銀兩砸向這裏,無數號稱能員幹吏的大清精英在這裏營造。水師辛苦的打造了出來,還買了兩條一度雄冠亞洲的鐵甲大艦!旅順更是作為北洋水師的一個重要修整錨泊,補給維修,攻擊出發的重要基地,營建了亞洲第一大的船塢。儲備了相當彈藥煤炭,建設了修理廠,培養了修理技工。就是希望能在戰時北洋水師掛著三角黃龍旗能從這裏出動,巡回海口,依托著旅順,煙台,威海衛,還有這些要塞之間的廟島列島,遮護整個渤海灣。

極盛的時候,南北洋水師於這裏會操,檣櫓林立,煙氣騰空,汽笛鳴響,大炮森然……以此水師,誰都以為足可一戰!

水師建設如此,為了確保這個要塞的安危,使之能戰能守,難攻不落,二十年來,北洋系統花了數百萬甚至更多的銀子上去,在旅順周圍建設起一系列的炮台,黃金山,老蠣嘴,摸珠礁,田雞台,老虎尾,蠻子營,威遠,饅頭山,團山,田家屯……

旅順周遭可以一用的制高點,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各色各樣的炮台,對海對陸,一應俱全!阿姆斯特朗,克虜伯等等各色最新式的重炮快炮,充塞其中,更有奇技淫巧如地阱炮,開炮的時候緩緩伸起,發過一炮再縮入地阱,敵彈難傷……

在洋人的報紙當中,已經感嘆,旅順已經是這個世界火炮密度最高的要塞!

除了這些炮,北洋還一向在這裏布防重兵,甲午戰爭爆發前常駐旅順的清國精銳練軍就有十五營之多,親慶軍和毅軍都是大清裝備訓練都算較好的勁旅了。兵力五千余人,旅順外圍,還有金州的巡防隊,復州有靖邊軍一部,遼南還有各種字號的練軍,在旅順一帶,陸防兵力足足有兩萬有奇,當初抽兵進入朝鮮,李鴻章把直隸的兵都抽空了,也沒調這裏一兵一卒,如此營建下來,朝野上下,北洋中樞,無不志滿意得,誇稱旅順要塞萬無一失,而渤海海口也有深固不搖之勢!

但是在此時此刻,旅順再沒有了當初遠東第一海防要塞基地的風采,昏暗的天色下,只看見一片倉皇混亂!

大隊大隊的各色兵民,正從金州方向退下來,有還穿著號坎的潰兵,也有提籃挑擔,扶老攜幼的難民,哭聲於路。而金州地峽方向的槍炮聲,還在轟隆隆的響著。旅順軍港之內,烏烏沉沉的水面上,飄著黑色的煤汙機油的色彩,各種各樣的垃圾,在港內緩緩飄動,幾條破損的兵船,正歪七扭八的坐沉在水裏面。遠望港口處,還有幾條沉船的上半截,還支在水面上——這是日軍動用的舊船自沉,來封鎖旅順港口的。

原來規模宏大的機器廠和船塢,現在都冷冷清清的。自從日軍逼近,這裏的機工船工,就鬧著要趕緊遣散——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實在是軍隊打得太不爭氣,戰前的老營頭,戰中新募的營頭,加在一起上百都有了,打一仗敗一仗。會戰打敗,守城打敗,就沒有不敗的時候兒!攤著這樣軟弱的軍隊,如何要這些工人能不顧生死的拼命留在這裏修船修機器?

黃海海戰當中焚毀的“平遠”號巡洋艦,現在就癱在船塢裏面,怕是再也沒有修好的可能了。

要不是現在在金州以南,從朝鮮調來的禁衛軍三營兵拼死在那裏抵抗,阻擋住了日軍挺進的勢頭,恐怕連讓這些軍民逃命的機會都不會有!

在港口內,大大小小的木船上面,都擠滿了人。當兵的爬在船頭,拼命將涉水過來的百姓趕下去,那些老百姓就在水裏大放哀聲,有的老百姓走不了,就跪在水裏把小孩子舉過頭頂,特別是男孩子,求哪個船上好心人能接一把手,好歹帶一點祖宗香火逃出這個死地!

大隊大隊當兵的跑到海灘邊上,脫下號坎,丟下手裏的家夥,跑進水裏爭船,吵鬧呼喊爭鬥的聲音充斥港內,上了船的一邊死死據住自己的位置,一邊提心吊膽的等候天黑。到了天黑,這些小木船才能溜出港去,貼著海邊逃往遼西走廊,或者幹脆渡海去廟島列島甚至山東。碰上鬼子巡哨的兵船,那還是一個死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