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鮮 第三十八章 死線(下)

公元一八九四年八月十二日。

第五師團開始前期戰術動作,先頭步兵以大隊為單位展開,控制通往洞仙嶺主陣地的通道上各處要點。禁衛軍展開的騎兵部隊在和他們短暫交火之後,慢慢收回騎兵的威力搜索幕,退向自己主陣地兩翼。

雙方先頭部隊展開的交火都很短暫,也不甚激烈。徐一凡的禁衛軍騎兵從馬賊改編過來,中間還有不少南允容的朝奸。對正規會戰也並不熟悉,騷擾偵察倒是一把罩。徐一凡也沒強求他們要對日軍騷擾得如何厲害,能傳回情報就可以了。

所以在日軍第五師團所部看來,禁衛軍的騎兵和淮軍騎兵比也沒強到哪裏去,一旦展開火力,對方也就很快退下去了——一點也不堅強。

日軍在八月十三日的時候,已經控制好了出發陣地和輸送通路。因為日軍第五師團基本上可以算是輕裝,並沒有太多的騎兵部隊。也並沒有展開太大的出擊陣地,側翼也沒有刻意的要完全清掃幹凈,一方面是為了集中兵力,一方面也是的確沒有這個顧慮,只要發起主力攻擊,還怕拿不下洞仙嶺一帶?

八月十四日的時候,日軍各級官佐開始看陣地,炮兵進入射擊位置。按照戰後日本軍官的回憶,當時他們看到眼前龐大整然的防禦體系,那層層疊疊的鹿砦,當時的感覺都是“shock”“呆然”“惶恐”諸如此類的名詞。

當即野戰部隊軍官要求總攻擊延遲一日,而且再度縮小正面,選擇洞仙嶺主陣地上一處標高七百余米的,較為平緩的山地陣地作為主要突破點。以巨大的動量,超過對方火力容納量密度的兵力,一舉求得突破。這一處山地的位置也相當不錯,在上面可以縱射相當長的禁衛軍防禦戰線。按照過去的經驗,只要達成突破,清軍必然會動搖後撤。越過洞仙嶺之後,就是大同江的平原了。

八月十四,十五日兩天。日軍發瘋一般的修整前進道路,將彈藥兵力都運上去,讓出擊陣地可以容納足夠的步兵。並且發起了一些小規模的攻擊,為的是清除一部分陣地前面的障礙物和鹿砦。雙方都是步槍對射,夾雜少量的火炮互相轟擊。日軍清除了相當一部分鹿砦。而禁衛軍的抵抗也就是那麽回事,沒有動搖撤退,也絕對不很劇烈。

八月十六日淩晨三點,日軍主力開飯。還是大米和麥子混雜的飯團,一人四個,老底子都掏出來了。所有士兵狼吞虎咽的吃完。在一個個軍官的帶領下,士兵將攜行的背包交給各部大行李縱列,進入出發陣地。

按照山縣有朋和野津道貫的計劃。在這個在日軍軍史上被成為虎高地的山地防線前面,一次性投入兩個步兵聯隊發起沖擊!第五師團現在的火力大部,包括十九門七厘山野炮,也都集中在這裏!

一個聯隊作為總預備隊,一個聯隊以大隊為單位,在其他方向發起牽制性攻擊。師團直屬其他單位,包括工兵大隊,騎兵大隊等部,作為側翼掩護。

第五師團豁出全力,準備一舉突破整個洞仙嶺防線!

淩晨四點,日軍大部已經進入離虎高地並不遠的出擊陣地當中。這個出擊陣地和虎高地有一個不高的山頭阻隔。從出擊陣地到虎高地之前,大概有兩千多米的沖擊距離。在日軍這方的山頭上,已經清楚了數條前進道路。炮兵也安置在山頭上面。

朝鮮夏日,晝長夜短。在淩晨四點多鐘,已經感覺到天色微微有些明亮了。出擊陣地上,不聞咳唾之聲,只有刺刀步槍互相輕微碰撞的聲音。大隊大隊的人擁擠在一起,互相緊張的看著,默默的緊著鞋帶和袖口綁腿。軍官們不敢用哨子召集隊伍,只是將命令一個個低聲向後傳去。本來猬集在一起的步兵,分頭爬上山頭,從山的棱線到反斜面,全是屏息待命的軍官和士兵。長草灌木從中,軍官們頭上綁著長長的白色布帶,互相對望,默默握手。

離出擊陣地不遠處的一個山頭,山縣的指揮位置已經從瑞興府移到了這裏。整個下半夜,他和參謀一直站在這裏,雕塑一般舉著望遠鏡向前望去。只是偶爾調整一下目鏡的倍數。胖胖的野津道貫師團長沒有和山縣一起,卻是盤膝坐在地上念了半夜的金剛經。

不知道過了多久,山縣才放下望遠鏡,轉頭看著野津道貫:“野津君,就要開始了!”

野津打開懷表,時針和分針,就要重合在五點的刻度上面!

※※※

被日軍稱為虎高地的陣地,在禁衛軍自己的稱呼當中,叫做七二九高地。標高是七百二十九,但是當地海拔一般都是五百米開外,沖擊到山頭主要陣地不過就兩百來米高。因為這裏的沖擊道路較為平緩,而這個山頭又起著陣地樞紐作用,禁衛軍第一鎮左協第一標一個主力營就放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