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主動權

“對於東亞爆發的這場戰爭來說,當時歐洲的人們,並沒有傾注太大的關注。只有新大陸在仔細的評估著兩個國家軍隊的組織能力,訓練水準,裝備程度,還有他們的動員能力。這個時候的舊大陸,正在為凡爾登打得筋疲力盡。也在全力的準備著至關重要的索姆河戰役。民間也許有一些支持中國,反對日本破壞和約的呼聲。但是對於協約國列強的政治家們,他們所關注的事情僅僅是兩國之間戰事的結果。並且確保仍然能夠從亞洲得到軍事和原料方面的資源。所以他們沒有象對待比利時那樣,以一個國家的中立被破壞而卷入了世界大戰。他們只是增強了在亞洲方向的艦隊(這種增強也是有限度的),在中國陸軍和海軍當中派遣了軍事觀察員,減少了對日本的軍事物資出口,並且為中國提供了一部分數量並不是很大的軍事援助。一個白種陸軍士兵,都不會踏入亞洲大陸,卷入這場兩個亞洲強國之間的爭霸作戰。他們只是在等待中日兩國盡快分出勝負,然後可以集中他們的精力將歐洲這場可怕的戰爭打贏。至於亞洲未來的體系到底是什麽樣的,至少在1916年,不是舊大陸的政治家們非常關心的問題。當他們整整一代的青年在西線的泥沼當中痛苦的死去的時候,當幾個歐洲國家為了世界霸權的交接在竭盡全力的時候。怎麽能夠希望他們能莊嚴的履行他們在上海時候所做出的毫不含糊的背書?從比利時響起的八月炮火,並沒有在中國重現。至少在民間,中國百姓對這些白人的怨氣是更加的深重了。他們派出了數十萬的大軍為他們的利益浴血奮戰。但是在自己國土遭到日本軍事冒險團體的瘋狂侵略的時候,卻只是得到了一些含糊的回應和承諾。並不是堅決的,有力的,毫不動搖的。甚至在西方國家當中,還有一些論調,甚至是希望中日兩國的戰事打得越長越好,一個亞洲的老牌強國,一個亞洲的新興帝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打個你死我活。對於經歷了歐戰削弱的西方國家而言,這是未來繼續控制亞洲的絕好機會。在南京的英國駐華大使克勞福德先生,就是這樣堅決主張的。(這位對中國很警惕的大使先生,在卸任返國的時候,還得到了雨辰親自辦法的國際友人寶星勛章,歷史有的時候,真的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只有在太平洋的另一側,美國是切實感到了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脅。在大西洋烽煙正急。德國人的潛艇對美國艦只也進行攻擊。這個國家遲早也要加入舊大陸血戰的時候。他們實在擔心那個小小的島國——或者說已經變得瘋狂的島國。會為了資源,為了生存發展,對美麗堅合縱國在亞洲的體系進行挑戰。他們已經武裝了起來,而且全國也越來越走上軍事冒險的道路。武裝帝國軍事機器的資源,只有在太平洋上面攫取。在獲得東北這個穩固的縱深基地之後,他們將向整個太平洋擴張。直到和美國的戰爭爆發。所以對於美國來說,他們也許是當時在條約上面背書的各大強國當中,唯一表現出最堅決的姿態的。他們雖然沒有卷入戰爭,但是對華的軍事訂貨,資源援助,以及戰爭貸款上面。都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美國軍官秘密的加入了中國國防軍,作為軍事觀察員,考察日本帝國的戰爭能力。評估他們這個事實上盟友的軍事能力,能不能贏得這場戰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開始動員,開始大力建設夏威夷和菲律賓的海軍基地。他們甚至做好了戰爭的預案,在美國開往中國的運輸船只受到日本海軍威脅的時候,他們甚至打算進行一場護航戰。一勞永逸的將日本帝國用來威脅他們的海軍摧毀。為此,他們甚至在中國長江以南尋找合適的海軍基地,作為未來太平洋靠近中國海方向萬一需要進行海軍作戰而作為的依托。

新大陸和舊大陸截然不同的態度,在中國國民的心中,自然引發了不同的觀感。老帝國主義的虛偽,還有新帝國主義的支持。讓他們似乎有了一種最簡單的道德上面的判斷。這也為未來中國和美國長達二十年的友好,還有在蜜月期間對美國在亞洲擴張,奪取原來歐洲國家在亞洲利益行為的長期支持的基礎。太平洋兩面的偉大國家,在未來歲月裏,似乎就想將這個巨大的大洋變成他們的內湖。中日戰爭是如此深刻的改變了半個世界的地緣政治。這是那幫瘋狂的發動了軍事政變乃至戰爭的日本軍閥所預料不到的。但是當中美兩國後來逐漸走向疏遠冷淡甚至敵視的時候,這又是當初對中美兩國友好關系大唱贊歌的人們所預料不到的了……

對於西方國家的反應,中國國內民間還有軍方——尤其是軍方內部,是極其不滿意的。內閣和議會不能對西方國家表示強硬的態度,反而對他們的不得已的援助表示極大感謝的姿態。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前線的浴血奮戰受到了出賣。聯系到當時雨辰總統有些屈辱的簽署了中日和約,他們高調贊美當時西方國家為和約背書的騎士精神。但是戰爭還是突然爆發。在軍方一些激進人士的心目當中,自然認為就是他們影響了總統一直以來對國際局勢的判斷,牽制了他強硬的決策。最後還是不得不依靠他們這些軍人來保衛這些政客的地位。在戰事在激烈進行的過程中,危險的潛流仍然一刻沒有停止的在運轉,在等待爆發的機會。軍方認為他們付出了那麽多,卻仍然被隔絕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之外,並且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政客的做法總是和他們崇拜的偶像——雨辰總統的做法背道而馳。比如說雨辰堅決在推動對日宣戰,收回東北全部權益,而他們卻在倡導就地和平,恢復戰前態勢等等。一切似乎都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機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