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遇辛亥 第二十九章 一城兩督

這個氣氛熱烈而又古怪的入城式到了快中午才結束,雨辰已經堂而皇之的在原兩江總督衙門掛出了江蘇軍政府都督牌子,有他大名的安民告示已經貼得滿城都是。而徐固卿也在浙軍和鎮軍的支持下在小營掛出了江蘇臨時政府的都督招牌,在南京,一時出現了一城兩督的局面。對此雨辰倒也不惱火,對人家解說是他管軍政,而徐固卿管的是民政,什麽涉及到用錢的事情,他一概推到徐固卿那裏。還美其名曰軍政分立,要知道,他可只給徐固卿他們只留了二十萬兩的殘羹,還串通了張人駿把所有簿冊都修改了,讓人沒處查根去。

他只是忙著擴編軍隊,加強訓練,收編江蘇各處的遊雜武裝。不時還和江蘇的名流士紳往還一下。在十省代表都雲集上海的時候,惟有雨都督這裏,還是安之若素。有人問起,他只說自己是一介軍人,只管打仗,不管政治。

另外江防軍的軍械,南京的軍資儲備,南京的各個陸軍學堂都被他把在了手裏,沒有半點要分潤出去的意思。在十天內,他的蘇滬革命軍已經正式擴編為江蘇陸軍第一師,轄兩個旅,四個步兵團。另外還轄教導團、炮兵團、輜重團、工兵團,騎兵團。每個旅都相當於混成旅,都是十個營的建制(六個步兵營,炮、工、騎、機關槍各一營),整個南京城的武器幾乎都集中到他那個師裏了。一下膨脹到1.9萬余人的實力。滿心思想大撈一把的鎮軍和浙軍卻都還是進城多少人槍,現在還是多少人槍。徐固卿的這個都督,當得是有點底氣不足。

南京的克復,也促使了滿清朝廷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在北方英國人辦的北華捷報,日本人辦的順天時報都刊登出社論,認為南京的光復。標志著南北對峙的局面真正形成,而滿清朝廷的存在,也徹底成為一種笑話。下面就是北方實力派和南方民黨之間的和談了。和這些社論同時配發的照片,往往都是孫中山在船上招手和雨辰騎在馬上側身敬禮的照片。

而此時在南京,在胡漢民的主持下。光復或者獨立的十七省代表陸續來到南京,開始了臨時政府的籌備會議。而同時在上海,孫中山,宋教仁,黃克強等人,也在為臨時政府的組織形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宋教仁強烈建議采用責任內閣制,而中山先生斷然決定采用總統制,在他的強勢要求下。組織形式也最終確定下來。而各省代表在南京的預備會議,也討論決定出了三個原則:一、組織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以每省各一票選舉決定。二、采用公歷紀元。三、與北方袁世凱舉行和談。南方局勢,隨著南京底定,終於初見端倪。

當你的軍隊擴充到兩萬人的時候,最缺乏的是什麽?毫無疑問,是幹部!

當時南京城裏可以用一個詞形容,紛亂。在同盟會人物的組織下,陸續趕來支援的各省部隊就有粵軍、桂軍、贛軍、湘軍、閩軍……加上形形色色的民軍,敢死隊,先鋒隊。他們沒趕上光復南京,卻都以光復功臣自居,在南京城廂這些亂紛紛的隊伍陸續達到了快十萬之多。雨辰對這些人的糧餉一概是撒手不問,也不管別人怎麽評價他看他。這些天來,他的心思就撲在了兩件事情上,一是建立江蘇陸軍第一師隨營學校。以原陸軍第四中學的教師為骨幹,集合武備學堂,測量學堂,陸軍小學校等等接收過來的教學力量。整頓成一個頗有規模的養成機構。從部隊中抽調軍官,先進行一期六個月的速成培訓。

雨辰不是不知道自己這個部隊成分還算是比較復雜,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怎麽鞏固部隊,怎麽讓這支部隊完全的為他所用。他的頭頂始終有同盟會這個巨大的陰影。調訓軍官,只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

第二件事情就是編組北上支隊,準備繼續北伐,將蘇北張勛的殘余勢力徹底打垮。在蘇北有兩條鐵路幹線交錯,還有運河和淮北的鹽,利益所在,絕不能放棄。而且蘇北也是南京的門戶,在蘇北紮下根基,才能確保到日後他真正的能攫取整個江蘇省。

這一天,張季直悄然來到南京,拜會雨辰。而雨辰,也等他很久了。

“雨將軍,這是光復銀行一月來的經營報表,請過目。”

雨辰並沒有接報表,只是微笑道:“季老,您是前輩。對我這個晚輩這麽客氣做什麽?臨時政府一旦成立,已經風傳您老要用作實業部長。現在委屈您在光復銀行幫我,已經實在是覺得心裏惶恐得很啦。”

張季直摸著花白的胡須,只是笑吟吟的看著雨辰。外間對他老人家這麽高的身份,這麽大的影響力。卻委屈在做雨辰的幕僚,都詫異得很。他卻覺得這一步沒有走錯。整個東南,都是在同盟會武力的控制之下。他們這些立憲派的人物,卻是妙手空空。他雖然退居幕後,但是雨辰現在卻掌握2萬精兵,和同盟會也是貌合神離。他相信這支武裝自己可以發揮一定的影響力。在這個時代變動的局面,有了武裝任何政治團體才有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