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法衍

官渡之戰的開始,比呂布記憶中官渡之戰的開啟要早了半年之久。

似乎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很多事情的發展都加快了許多,袁術敗亡提前了,孫策也早死了半年,還有劉備,還有馬騰韓遂,這樣的改變,對呂布來說是好是壞,至少眼下看來,官渡之戰的開始,也讓天下諸侯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方,呂布大破匈奴,擊敗韓遂的事情,仿佛被人遺忘一般,但也因此,讓呂布有了安心發展的時間。

要做的事情很多,屯田只是其中之一,長安書院已經建立,那些被呂布強拉過來的世家不管自願也好,還是不願意也罷,之前呂布和韓遂之間開戰,這些人也抱了一些僥幸心理,至少韓遂算得上是士族這方的人,若呂布敗了,那他們就可以趁勢而起,那樣的話,被呂布強行帶來長安不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韓遂一敗再敗,一點點將這些士族心裏的那點兒念頭打磨的一點不剩,不知該說韓遂無用,還是呂布太厲害,總之,在呂布回來之後,陸續開始有人接受前往長安書院教書的工作,尤其是這一次呂布還帶回來一個女人。

蔡琰,蔡昭姬!

大儒蔡邕的女兒,如果僅是如此也還罷了,呂布卻在長安書院建了一座名為藏書閣的地方,由蔡琰主管。

藏書閣這個名字有什麽寓意沒人能夠說出來,字面意思不難理解,聽聞當初蔡邕收藏的四千余卷古書,令人扼腕的是,這些古卷已經流失在戰亂之中,而呂布將藏書閣交給蔡琰打理,正是因為蔡琰博聞強記,其中大半都能記下來,呂布讓蔡琰在藏書閣中恢復古書,為了提升效率,還專門找了十名通曉文墨的女子在旁幫襯。

另有傳聞,呂布在迎娶公主之後,將於明年會將蔡琰迎娶進來。

蔡邕是海內大儒,名傳四海,呂布如果娶了蔡琰,算起來,也是蔡邕的女婿,等於一只腳踏入了士林,這也算是這些人能夠找到的一個台階,將呂布拉入自己的陣營,而且又不是出仕,只是教書育人,也算是一樁功德。

當然,真正的原因嗎,這些過慣了體面生活的人,怎麽可能忍受頓頓糙米飯還不管飽的日子,呂布說的很清楚,想過體面地生活,可以,教書去,長安養不起閑人,你不為我做事,每天一頓糙米飯,不讓你們餓死,這就是最大的仁慈,想要給我擺架子,讓我哄著你,中原或許可以,但在長安,別想太多了。

什麽大義,什麽氣節,英雄好漢也得為五鬥米折腰,在失去了世家的光環和庇佑之後,沒了生活來源,最終,這些人還是向呂布低頭了。

雖然恨得牙癢,卻也無可奈何,道理上來說,呂布說的沒錯,只是這手段,軟刀子割肉,逼得一個個往日裏光鮮亮麗,名士風範的士人不得不放低姿態,低下那高貴的頭顱,甚至放棄尊嚴去為呂布做事,對於這些世家來說,無疑是一大恥辱。

也不是沒人看得出呂布的目的,將知識的壟斷權從世家手裏解放出來,但看出來又能如何?要麽保持你的氣節,要麽餓死,二選一的情況下,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冷戰之後,越來越多的“名士”最終選擇了妥協。

甚至有人想要在呂布麾下出仕,不過對於這一點,不是不可以,但要經過嚴格的篩選,能力、品德、祖宗八代,然後還要去陳宮手底下工作一段時間,名曰見習,見習完畢之後,才能上任,而且只能管治理,軍權,呂布絕不容許世家插手。

呂布很清楚自己的弱點在哪裏,就目前而言,放著世家不用是不可能的,但軍權必須絕對掌握在自己手裏,槍杆子裏出政權,偉人的話,無疑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而且,為了防止世家通過其他手段將影響力滲透到軍中,呂布專門下了一條軍令,校級以上將領禁止與世家通婚,同時,與世家有姻親關系的人,在軍中絕不能擔任校級以上官職。

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單是這一條命令,就算是曹操、袁紹,底下的人都得造反,不過這裏是長安,這些所謂的世家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能算是俘虜,自然不可能有那麽大的能量。

在呂布回到長安兩個月以後,賈詡也從白水羌回來,黑山城的輪廓已經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需要白水羌自己去營建。

“主公這方法粗魯了一些,不過勝在實用。”已經改成了驃騎將軍府的呂布府邸中,賈詡放下手中的文案,伸了個懶腰,扭頭看向身邊一名中年文士道:“仲禮以為如何?”

中年文士點了點頭,一本正經的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整天都是一副全天下欠他幾百萬的臭臉,看向賈詡道:“亂世,自該用重典,主公的方法對這些人來說還是好的,但還需做出相應完整的規劃,如獎懲制度,比如說某位名士若教導出可以治理一方的俊才,可以酌情提拔或者獎勵,相反,若一直表現平庸的話,便將這些人貶入郡學,一來可以更好的推廣主公所說的三學,同時也能隱隱釋放出一些信息,眼下主公雖然雄踞關中,坐擁雍涼,但所缺乏的人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