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誰才真正對你好?(第4/5頁)

誰才真正對你好?

東方反事越演越烈,到處都是自立稱王者,勢力越來越大,秦朝已在風雨飄搖之中。二年冬,陳涉派遣的將領周章帶著數十萬兵,已經殺進關中來了。二世如果不想閉目就死的話,他只能面對現實。不過如果你終究要面對現實,與其晚面對,肯定不如早面對要好。

那沒有辦法,因為這孩子從小就在順境之中,他完全不能習慣面對逆境該怎麽辦。你們看他的反應就知道:

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奈何?”

幸好秦始皇還留下來幾個大臣沒被二世殺掉,這時終於有個章邯跳出來說,盜賊們如今數量龐大,如果要臨時動員關中兵已經來不及了。怎麽辦呢?趕快赦免驪山刑徒幾十萬人,給他們兵器,叫他們去進攻周章的軍隊。二世事急無奈,只好命令章邯為將帶領刑徒們,才把周章給打敗了。於是二世再派遣更多軍隊,讓章邯等討平東方群盜,結果連戰連勝,幾乎把楚國的起義名將們全部平定。接著決定渡過黃河到北邊去攻打趙國,這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巨鹿之戰,這一戰將決定秦朝的命運能否挽救。

二世這一次能夠大勝,那是因為秦國還有老本,他還沒有敗完。但這一次的危機,充分顯現他的無能,這讓他顏面盡失。因此善於揣摩人心的趙高,對二世提出一個建議。

他跟二世說,先帝治理天下時間長久,所以群臣不敢為非進邪說。如今陛下年紀輕輕,又剛剛即位,閱歷經驗都有所不足,怎麽可以跟公卿們在朝廷之上討論事情呢?陛下所說的話只要一有錯誤,不就等於在群臣之前顯現你的不足嗎?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二世索性不要上朝,不要和任何臣子討論事情,只要在宮中盡情享樂。至於政事,趙高會帶到宮中和二世一起討論,群臣只要接受二世的決定就可以了。

二世高興地接受了趙高的建議,此後公卿大臣就很少有機會覲見二世皇帝了。這豈不是又回到秦始皇的時代,甚至狀況更糟。趙高這麽勸二世,是因為他看準了二世不想丟臉的心理,想趁機專斷權力。以二世的水平,當然趙高怎麽說他怎麽信,只能被趙高牽著走,玩弄於股掌之上。

為近昵隔絕中外,這是人主之大忌。問題是,二世為什麽會同意這樣的建議呢?

唉,二世不過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他無能嘛!如果是一個好老師,這時就應該勸學生,無能怎麽辦?就是學,拿刻苦學習來彌補。你想要有術怎麽辦?中國人常說“不學無術”,反之學則有術。孔子說得多好:“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我們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至少要學而知之,再怎麽基礎不足,總得困而知之吧!結果趙高卻勸二世“困而不學”,那真是“斯為下矣”了!

好老師教育學生,是要讓學生好,讓學生進步,不是拍學生的馬屁。趙高為了自己的私欲,處處迎合二世的心意,學生有過失,你不勸他改進自己的過失,卻勸他把過失隱藏起來,這能解決問題嗎?

這時章邯雖然連戰連勝,但盜賊卻是越來越多。為什麽有這麽多盜賊?因為朝廷橫征暴斂,所以農民被迫起義。如今要派遣軍隊去討平他們,就得更加橫征暴斂來供應軍需。更加橫征暴斂,起義的人就會更多。起義的人更多,就得派遣更多的軍隊去討平他們……這不是惡性循環嗎?

當然,你不能說大秦朝廷沒有明白人。這時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將軍馮劫三人聯名進諫,要求二世停止阿房宮工程,同時減少對百姓的橫征暴斂,這樣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才能釜底抽薪。

二世怎麽回答呢?各位來聽聽看。他說:

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制禦海內矣。……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閑,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毋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

二世的意思是,天子所以貴重,就在於他能隨心所欲,想辦的事都能辦成。為什麽能做到這一點呢?因為法律嚴明,沒有人敢違抗他的意思,他就能控制天下所有的人。這無疑是在告訴這三位大臣,我養你們是要你們來達成我的意願,不是要你們來說我的不是。

接下來他又說,我現在的所作所為,不是先帝時代就這麽做了嗎?為何你們當時不諫勸先帝,如今卻都來諫勸我?盜賊這麽多,不是我的錯,全是因為你們無能所造成的結果!你們要停止先帝的工程,是對不起先帝;盜賊不能平定,是對不起我,要你們這些廢物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