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北上(第2/4頁)

文德嗣先是點了點頭:“這一批移民還是由山東基地負責組織。”不過隨即又想起什麽,補充了一句,“但以後就未必是了。”

“什麽意思?”

解席一愣,不從大陸上運人,還能去哪兒找?文德嗣卻頗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搖搖頭:

“怎麽你還不知道麽?肖朗那邊剛剛發回電報,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

送了船隊北上之後,解席匆匆找到龐雨這邊,拉住他劈頭就問:

“怎麽回事?肖朗那邊又在鬧什麽妖蛾子?居然提出要去旅順?”

龐雨卻似乎並不是很在意,隨口回應道:

“哦,只是初步提出了一個構想,委員會還沒來得及討論呢——這不最近都在忙著安排相親團北上的事麽。”

“開什麽玩笑,當初委員會又不是沒討論過,最終結論是現階段暫時不和滿洲女真接觸,已經確定好的政策啊。肖朗他想幹什麽!拖著大夥兒一起去跟滿洲人死磕?”

見解席一副氣急敗壞樣子,龐雨臉上終於顯出比較正式一點的表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知道肖朗他一直懷抱著某種……使命感,總覺得我們來到這個時代就是為了收拾滿洲女真的。他既然重提此事,當然也是有充分的把握——這回他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理由。”

“什麽理由?”

“東江軍殘部,旅順口及遼東沿海的數萬漢民——如果我們不出手援救的話,他們都將成為滿洲人的奴隸。”

——話說前段時間孔有德投奔滿洲,在皇太極支持下率領新近組建的火器軍出兵攻打旅順東江殘部。因為天氣轉冷,人數太少等諸多因素的不協調,並沒有能像歷史上那樣一鼓作氣徹底將其剿滅,而是拖拖拉拉的打成了一場爛仗,進展並不順利。

但形成這種“不順利”的最主要原因,卻並非來自於戰場,而是主要由於道路泥濘,後勤不足,以及孔有德和他的滿洲新主子間溝通不暢,導致行動過於保守等諸多因素構成。在戰場上東江軍幾乎沒有給這支新組建的“烏真超哈”軍造成一點壓力,初期接了幾仗之後便是一路望風而逃——雙方戰力相差太大了。

事實上在這個時空的孔有德部,如果撇除人數因素,純看建軍思路和局部戰術的話,還要比歷史上強出不少呢——他們和瓊海軍交過手,用大量鮮血親身體驗過一場真正的熱兵器戰爭應該怎麽打。在後金朝重建新軍之後,當然也會竭力模仿那支曾令他們魂飛魄散的短毛軍,雖然學的不倫不類,但總體思路是正確的。

這樣一來東江軍就更加無法抵擋了,盡管對方由於自身原因,推進速度不是很快,但卻非常穩健。到了地頭就一定能打下來,打下來就一定能守得住,如此步步為營,眼看遲早要把旅順拿下,將東江軍逼入絕境。

這眼睜睜等死的滋味可不好受,東江鎮總兵黃龍如今所承擔的心理壓力,恐怕比他歷史上遭遇突襲自殺殉國時還要來得大。戰場上無論如何頂不住,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到處求救了——這段時間黃龍幾乎向所有信使能到達的地方都發出了求援信,連威海短毛這等在隸屬上八杆子打不著邊兒的地方都給送來了求援信。內容麽都是跟寫給朝廷的差不多,說得很是淒慘悲壯:我等武將原有守土之責,戰死疆場理所當然,只是旅順及東江各島上還有大量將士家眷,以及歷年來不堪奴役從建州逃出的老弱婦孺,足足數萬無辜漢民,請朝廷無論如何派船將他們接走,也好讓將士們安心殺敵報國。

大明朝廷如今還在忙於應付崇禎皇帝清理鹽稅案產生的後續問題——比如那些空出來的官位子該怎麽分配,暫時是顧不上東江軍的。反正那幫丘八從來不是什麽好鳥,歷年來也不知道騙了朝廷多少銀子,卻又起不到什麽牽制效果。況且明朝官員自己都是說慣了大話的,一眼就能看出黃龍那求救書中的不盡不實之處——情況很危急?當真危急了你還能派得出這麽多信使?——派船去接回家眷老弱?尼瑪若當真有船過去,老弱婦孺能擠得上船才怪!這幫死丘八什麽個德性咱們文官還不知道,徹底沒後路了或許還能拼一拼,真要給他們一條後路,這幫鳥人肯定跑的比兔子還快!

軍神韓信不是說過麽:先要置之死地才能後生!你們這幫死丘八讀兵書太少,不懂這個道理,不過咱們文官可是懂的,安心學著點吧——對丘八們逼一逼是有好處的,沒準兒能再逼出個寧錦大捷來。

總之大明朝廷肯定是沒空搭理東江鎮的,但威海基地肖朗那邊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當然肖朗他們同樣也不相信黃龍當真象他在求援信中所說的那樣悲壯英勇,但至少在歷史上黃龍確實是自殺殉國的,知道這一點讓肖朗對他還抱有一定敬意。而另一方面,他其實也根本不怎麽在乎對方的想法,只要能實際控制住行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