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海軍!(第2/2頁)

然而文德嗣卻爬上去,伸手到炮口裏面摸了一把,隨即也皺起眉頭:

“怎麽還是用的十二磅青銅炮?還是滑膛,這個射程能有多遠啊?口徑也偏小了。”

林漢龍笑了笑,兩手一攤:

“沒辦法,我們現在還煉不出專門鑄炮用的優質鋼材,用熟鐵鑄炮也還比較生疏。徐工程師認為在材料技術沒有取得突破之前,沒有必要再專門研究一款艦船用的青銅炮,所以還是使用比較成熟的陸軍炮技術,口徑也和陸軍裝備的拿破侖炮一樣是117mm。這樣彈藥可以通用——瓊海號的用途將來不僅僅只限於海戰,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裝上陸軍火炮,作為移動平台,對沿海目標進行火力壓制,彈藥通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邊說著,他指了指後甲板——在那裏焊接了一些金屬掛鉤,扶手之類,顯然是為將來固定陸軍炮架準備的。

“我們推算過,相對於這個時代可能遇到的敵人,十二磅炮兩千米的有效射程已經綽綽有余,打得再遠也沒有意義——沒有計算機輔助系統和雷達,只靠光學設備和肉眼瞄準,超過這個距離就很難打得準了。”

“采用滑膛炮是考慮到更換彈種方便,炮塔裏面備彈是六十發。在甲板下面,用貨艙改裝的彈藥艙裏還可儲備五百發彈藥。主要是高爆彈和燃燒彈兩種,也有少量硬質穿甲彈——不是用來對付船的,而是用來打岸上的工事,主要是西方人的石頭堡壘之類。”

這邊剛剛回答完文德嗣的問題,旁邊淩寧又在提問了:

“這炮塔怎麽轉動的?靠人力推嗎?”

很捉狹的問題,瓊海號上可沒有配備用來旋轉炮塔的專用機械。然而林漢龍卻只是笑笑,臉上充滿了技工人員特有的得意:

“是電動——每個炮塔都配備了三台卷揚機,通過拉動鋼索來控制炮塔的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以及調整炮口角度——當然了,如果機器出故障,那就只能靠人力推了。”

“裝甲厚度是多少?感覺好像薄了點……”

文德嗣拍著炮塔外壁又開始找茬,林漢龍卻依舊不慌不忙:

“炮塔是馮宇飛博士設計的,她以前可是搞坦克的,做這個小意思啦——雙層六毫米的冷軋鋼板,中間夾一層石棉防火材料構成的復合裝甲,外殼還做成了半蛋形。我們做過測試:拿繳獲來的荷蘭火炮,用實心彈進行轟擊。兩百米以外,直接彈開;兩百米內,砸一個凹坑;要想破壞炮塔除非靠近到五十米內,那就不是戰鬥問題了。”

一連串的提問都沒有把對方難倒,不過這卻讓淩寧和文德嗣兩人都深感滿意。

“好吧……那麽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要多少時間才能改造完成?”

“即使一切順利,恐怕也三到四個月左右,我們的人手不太夠。”

林漢龍終於嘆了一口氣——在船塢底部,許多工人正在忙碌著刮除船底附著物,除銹,上新漆等等。這些都是跟著他們幹了一年多,最為安全可靠的本地人,但也只能在下面做些輔助性工作。

而在甲板上施工的人員就要少得多,因為只有現代人才被允許在這裏工作。倒不是說不信任那些本地工人,只是上部改造工程涉及到的技術要求過於復雜,就算是現代人也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本地工人實在難以勝任。

“安全措施部署的怎麽樣?現在是瓊海號最虛弱的時候,可別讓人摧毀在了船台上。”

淩寧有點烏鴉嘴地說道,林漢龍倒沒怎麽介意,嘿嘿一笑:

“這個問題倒不大,炮台那邊隨時有一個炮兵排駐紮的,這裏的守備軍也足有一個連。而且,唐隊長的新兵訓練營就在附近。”

——自從上次收到了鄭家的“禮物”之後,穿越眾立即加強了紅牌港的防禦。在入口兩側各修建了一座炮台,安置有兩門火炮,平時有一個排的守軍駐防。任何不懷好意的船只都休想突破交叉火力的封鎖沖入港內。

而在瓊海號上墩大修之後,王海陽率領他的二連直接駐紮到了造船廠,親自負責船廠的安全保衛工作。唐健的主力營地也在不遠處,有情況十分鐘內就能趕到。

“好吧,四個月……”

淩寧輕輕拍打著炮塔,臉上現出一種頗為復雜的神情,有驕傲,卻又帶著幾分期待:

“我們到達這個時代以後,一直只是在陸地上發展。不過再有四個月……哼哼,荷蘭人,鄭家……到時候看誰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