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孿生機構和釘子戶(第2/2頁)

“媽的,以前開公司的時候,稅務局每年都要求去上培訓課,五千塊錢的培訓費就聽這種東西,年年都一樣,還非去不可……背都背熟了!”

接下來,則是與以嚴文昌為首的本地吏員們商談合作計劃。這年頭不少地方都采用包攬稅收的做法,也就是政府把稅額承包給胥吏和地方大戶,讓他們先把承包額度給繳全了,然後自行取向農民收取。能多收的,算他賺到,收不到就賠本……當然,實際上不可能賠本,很多大戶都是以此發財的。不把縣尊主簿典史這些人給打點好了,一般人可休想得到這個發財機會。

因為是第一次收稅,龐雨等人也沒打算對舊例改變太多,於是依然是委托給了本地官吏來進行,甚至還額外許諾給他們一筆很豐厚的獎金。

當然,根據老解的要求,也往裏面摻了點沙子——新近建立的城管大隊被要求配合官員們一同下鄉收稅,理由當然很充足——保護他們的安全,防止刁民抗稅。

那些官吏大都是人精,當然清楚短毛此舉絕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他們,排查下面實際情況才是主要目的,但他們沒理由拒絕——因為確實,收稅從來都不是一項輕松寫意的工作。即使有大戶幫忙包攬,即使當地的老百姓再怎麽老實順從,每年的收稅時節,依然是明王朝官吏們最容易出“工傷事故”的時期。

更何況,這一次他們並不是代表大明王朝,而是在替一幫短毛髡匪去收稅。

……

瓊山縣,王家莊,一座小山丘上。

解席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對面那座小莊園修建的還挺結實,四周居然都是用城磚壘成的墻體,差不多相當於一座城堡了。這邊居高臨下,越過院墻,可以看到裏面影影綽綽,少說也有百來條人影,光手持武器的就超過了八十。

對方非常囂張,隔著好幾百米,居然還時不時有羽箭歪歪斜斜的飛過來,雖然肯定射不到,但至少說明對方有弓弩手——普通的大戶人家不可能有軍用弩弓,這家的武裝力量著實不弱,難怪其主人敢於武裝抗稅。

“這王家莊乃是本地一大刺頭,其家主有一半是黎人血統,素來好勇鬥狠。仗著他家是本地黎人土舍首領,每年都假借朝廷名義對黎人收受賦稅,卻從來不肯上繳到州府。若有人敢來催討,輕則辱罵,重則毆打,甚至還公然殺害過朝廷命官哪!”

一個瓊山縣的典史官員哭喪著臉在旁邊介紹道,與其說是介紹還更不如說是告狀。不過從他臉上那個紅紅的巴掌印看,他也確實有理由告狀。

但解席並沒有被這幾句話挑動,反而顯出不太相信的樣子:

“這裏怎麽說也是州府直轄,有這麽大膽子,以前的瓊崖參將怎麽沒滅了他?”

“唉,不就是因為他和黎人有關麽,這島上黎人時常作亂,大人們都只求任期內平平安安,哪敢去招惹他們。平日裏一般的竊賊匪盜,若是審得與黎人有關,盡悉數縱之,何況大戶。”

那典史滿臉的無可奈何,解席回頭看看王辛芝——他好像與這王家莊有點關系。不過此刻後者也連連點頭,表示典史所言屬實。

“哈,想不到在大明朝就有這‘兩少一寬’政策……果然是一脈相承啊。”

老解充滿譏諷的哼了一聲,不過依然沒有任何要動手的跡象——盡管在他身後的山坡下,幾十名手持火槍的短毛正規軍與上百名城管隊員正列隊站立,等待著他的決定。

過了片刻,龐雨,敖薩揚以及嚴文昌等人倒拖著一個電喇叭,灰頭土臉的返回來了。他們剛才到莊園門口去喊話,想要宣傳稅務政策,結果反被罵了個狗血噴頭。對方手裏沒有電喇叭,但嗓門卻遠遠高過他們:

“爾等匪盜之流,也想替我大明收糧納稅?做你娘的白日夢!”

聽起來很是義正詞嚴,不過……

“他們以前也從來沒繳過稅吧?”

龐雨問道,瓊山縣典史與嚴文昌對望一眼,猶豫片刻,兩人都緩緩點頭。

——得,這邊頭一次收稅,就碰上個明朝釘子戶,還是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