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選將

晉城乃代國都城,也是北方重鎮,離長城數十裏,過關之後能夠直達塞外的馬邑城,一內一外互為依恃,皇帝一行比預估的時間早到一天,要在這裏等候五萬北軍。

在過一座橋時,韓孺子騎馬馳上附近的一座小丘,觀察麾下的軍隊。

中司監劉介受到斥責之後,十分羞愧,第二天就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陛下想選人,首先得用人,文在科舉,武在行軍,能在這兩件事情中膠穎而出者,才可進一步試用,然後再看他是否受到同僚與上司的推薦,獲得交口稱贊者,方可委以重任。武帝就是這麽做的,據我所知,前代皇帝的選人之策大抵如此。”

韓孺子覺得劉介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命令儀衛營的權貴子弟們輪流指揮行軍,尤其是在過橋翻山的時候,他要看看隊伍是否整齊有序,與之對照的則是樊撞山率領的千名精兵。

樊撞山勇猛有余,韜略不足,但是出身行伍,經驗極為豐富,行軍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在話下,麾下又都是南、北兩軍精選出來的士兵,變隊迅速而自然,幾乎不用減速就能通過狹窄的小橋。

相形之下,儀衛營就差了一些,由於將士來源復雜,互不服氣,誰都不願讓路,在橋頭發生若幹次爭執,輪值指揮的十幾名權貴子弟不敢直接下令,只能來回勸說,總算沒有造成太大的混亂。

小丘上的韓孺子看在眼裏,先將這批權貴子弟否決了,武將與文臣不同,如果連行軍途中都不敢做主管事,真到戰場上,必然猶豫不決,以致貽誤戰機。

但這些隨行的權貴子弟並非一無是處,過去這些天裏,他看中幾個人,都已牢牢記在心裏,打算通通輪完一遍,再對他們繼續檢驗。

按大楚的慣例,五品以上的文臣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勛貴之家可以學文,出息者比較少,最主要的出路是從軍,根據自家的地位與本人的功勞,升遷比普通將士快得多,韓孺子也只能先從他們中間選拔將軍。

明年春天在京城有一場會試,韓孺子決定在那時多選人才,慢慢培養合格的文臣。

十年之後,他想,只要十年,自己就能讓大楚變個模樣,即使不能恢復武帝時的強盛,也不至於搖搖欲墜。

韓孺子心中升起一股雄心壯志,巴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一些,身邊的崔騰突然大笑,“陛下快看。”

崔騰早就被試用過,跟其他人一樣,並不明白皇帝的用意,還以為只是好玩,威風十足,指揮得卻是一塌糊塗,皇帝不斥責,他也不在意,更不知道自己失去了獨擋一面的機會。

看在崔騰的忠心和皇後的面子上,韓孺子決定將崔騰留在身邊,正好與東海王形成制衡。

東海國失陷,東海王無法就國,只能跟著皇帝北上,他非常願意,甚至希望能夠再回京城,這時也看向橋頭,搖頭道:“陛下看著呢,就做出這種事,成何體統?”

兩名權貴子弟正用馬鞭互抽,幹擾了行軍隊伍,許多人圍著相勸,卻不敢靠得太近。

“我去教訓他們。”崔騰興致勃勃地說,輕輕甩動手裏的馬鞭,他所謂的教訓就是沖進去參戰,憑他的身份,沒人敢還手。

“不必,一點小事,該誰管就是誰管。”韓孺子想看看輪值的指揮者如何處置,“打架的兩個人是誰家的?”

崔騰眯著眼睛望了一會,“一個是韓星的孫子,另一個好像是……哦,那不是殷宰相的侄子殷小眼兒嗎?”

“韓星沒有孫子,那是他的外孫,過繼給韓星的侄兒,但是沒入譜籍,不算宗室子弟。”東海王糾正道。

崔騰冷冷地掃了一眼東海王。

那兩人不知為何打鬥,誰勸都不聽,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起哄,幾乎將橋擋住,韓孺子遺憾地搖搖頭,正要派出身邊的將官去結束混亂,橋頭終於有人挺身而出。

那是一名少年,看上去年紀不大,卻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大喝一聲,命令人群讓開,然後策馬疾馳,從兩名打鬥者中間穿過去,很快調轉馬頭,再次穿過,將兩人逼得後退,不能互甩馬鞭。

其他人這才一擁而上,勸說他們罷手,有人指了指遠處小丘上的旗幟,兩人總算回到隊伍中,但是對那名沖進來的少年十分不滿,用馬鞭指著他,不知說了什麽,像是在威脅。

“此人是誰?”韓孺子又問。

崔騰回答不出來,東海王故作驚訝地說:“你連自己的親外甥都不認識了?”

“親外甥?我哪來的外甥?”崔騰莫名其妙。

“那是平恩侯的兒子苗援,你怎麽不記得?”

“哦,原來是他,可能見過吧,崔家的親戚那麽多,我哪能全認得?”

韓孺子將這個名字記下了,平恩侯夫人曾經支持過他,可那是一個隨風倒的女人,吹得響亮,最後卻沒什麽用處,韓孺子希望她的兒子能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