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殘城

時值仲秋,塞外的夜晚已有寒意,經歷多日行軍的將士們終於能夠踏實地睡上一覺,不用巡夜,也不用擔心明天早起了。

韓孺子不能踏實,士兵們還在往營地裏搬運物品,他已經在將軍府大堂上召見了守城將官,詢問城池狀況,次日一大早,別人還在酣睡,他早早起床,帶領數人開始巡視城池。

碎鐵城將近四十年前築成,在那之前,面對匈奴人的騷擾與進攻,楚軍處於守勢,兵力集中在長城一線,武帝決定轉守為攻之後,在塞外修建了大量城池,碎鐵城就是其中之一。

城池建在一條低矮的山嶺上,東邊緊靠一座小山,北邊兩裏外是奔騰的大河,山嶺往西延伸,不見盡頭,南邊是一片荒地,一條小路伸入群山之中,連通神雄關。

西邊十余裏外還有一座流沙城,一眼就能望見,東邊的觀河城距離更近一些,被小山擋住,山頂有一座烽火台,用來彼此聯系,但是兩座小城與烽火台都已被放棄數年,無人把守。

韓孺子繞城巡視一圈,城池狀況還算完好,只有個別地方需要修補,問題是原有的守城將士的確是一批老弱病殘,總數不到一千,能夠披甲戴盔、手持兵器迎接鎮北將軍的人不過兩成,其他人不是太老,就是臥病在床,根本爬不起來。

巔峰時期,神雄關外的城池有七座,河北岸還有四座,匈奴分裂之後,城池的重要性下降,武帝末期開始一座座放棄,不能走的老弱病殘幾乎都留在了碎鐵城,積累至今,占據兵員之數,卻沒有一點戰鬥力。

韓孺子命人將守關名冊全都拿到將軍府,暗中讓張有才在上面尋找“房大業”,然後帶人出城,到河邊觀察。

河不是很寬,兩岸卻比較陡峻,的確是一條天塹,沿河岸向東駛出數裏就是觀河城,它建在山河之間的一條狹窄通道上,非常小,長二百余步,寬不過四五十步,卻正對著一段平緩的河床,一年當中的大部分季節,對岸的騎兵都能輕松涉河而過。

守住觀河城,基本上就能堵住匈奴人的過河之路。

可是城池已破,遠遠望去還像是一座城,近看時才發現大部分城墻都已倒塌,剩下的城墻也都不穩,隨行的碎鐵城軍人提醒鎮北將軍,千萬不可靠近,一陣馬蹄聲響都可能震倒一段墻。

“當初為什麽不好好保護觀河城?”韓孺子問,如果能在這裏駐軍,抵擋匈奴人會容易得多。

碎鐵城的將官們面面相覷,反而是隨行的柴悅給出了解答:“當初建城的時候,位置極佳,大概從十年前開始,春夏之間的河汛比從前高出數尺,將城基沖毀,修不過來了。”

碎鐵城原本是貯藏糧草器械的後方之城,現在卻被推到抗擊匈奴的最前沿。

河對岸還有一連串的亭障,韓孺子接受建議,沒有過河查看,據說那些亭障已經被匈奴人摧毀得只剩幾尺高了。

韓孺子回到碎鐵城,登上城墻遙望,目光所及,盡是灰、黃兩色,幾乎沒有綠意,冬天尚未到來,這裏已被四季遺忘。

“當初建城的時候一定很不容易。”韓孺子感慨道。

仍是柴悅給出回答:“建城的時候還好,幾十年前河岸兩邊有不少樹木和雜草,土石更是取之不盡,可以就地取材,到後來,樹草都沒了,不要說建城,維持城墻都很難,所有東西都需要從關內運進來。”

“這就是你向我推薦的地方。”

柴悅臉色微微一紅,當初向倦侯講述伏擊計劃時,他將碎鐵城的情況做了一點美化,讓倦侯以為城池與亭障很快就能修好。

“這裏很適合伏擊。”柴悅指向觀河城的方向,“匈奴人只能從那裏攻過來,碎鐵城雖然有點殘破,至少能守十天。在山頂的烽火台上埋伏一只奇兵,等匈奴人都過河,就將觀河城堵死,南邊山谷裏的伏兵屆時一擁而出,匈奴人無路可走,必可全殲。”

“當心匈奴人做困獸之鬥。”

柴悅又指向西邊清晰可見的流沙城,“匈奴人十有八九會向西逃亡,南方伏軍出谷之後,兩萬人北上,一萬人繞行流沙城,正好將其截斷,匈奴人既不會是困獸,也逃不出伏擊。”

韓孺子也望向流沙城,他還沒去過那裏,遠遠一望,那座城的狀況比觀河城要好一些,“流沙城不用派人駐守嗎?”

“依卑職愚見,不守,或者少派人守,讓匈奴人向那邊逃散,以免他們背水一戰,圍殲匈奴人是功勞,減少楚軍傷亡也是功勞。”

韓孺子嗯了一聲,按照大楚軍法,論功行賞時,要用斬首數量減去己方損失數量,兩者相抵,只算無功無過,如果損失更多的話,即使戰勝也要受罰。

一個上午過去了,韓孺子回府吃飯,一進大門,留在府中的張有才就匆匆迎上來,“主人快去看看吧,崔二公子又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