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五十八節 勾結(第6/7頁)

這兩個條款還有很多細則,不過這都是以後要說得,柳清揚跟著又拿出了一些魯商的人名單,向閩商稍微展現了一下這個組織的現有規模。雖然這些商人對這種組織還沒有概念,但他們也模模糊糊感覺到了些什麽,不少商人心裏都出現了一股莫名的興奮感,這讓他們自己心裏也暗自奇怪。

黃石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太多年了,初中的政治課本也忘得差不多了,不過他隱隱約約記得所謂地帝國主義就是金融寡頭和國家武力的結合體,而金融寡頭似乎需要靠一個“擁有極大特權地壟斷集團”來造就。

現在壟斷集團已經有了個雛形,柳清揚接下來的工作就要賦予它以“極大的特權”了。柳清揚首先拿出了一個稅收細則來:“諸君,這是黃帥親自擬定的靖海稅收費標準,請大家過目。”

萬歷皇帝的海稅收費標準是丈抽法,船闊一丈六尺者,每尺抽銀五兩,以後每加闊一尺,加征銀五錢。在這個標準下,一丈六尺船就是八十兩銀,一丈七尺船是九十三兩五錢,一丈八尺是一百零八兩銀子……最大的兩丈六尺船則是十兩一尺,每船該抽銀二百六十兩銀子整。

不過黃石不打算按照這個標準收稅,他最欽佩萬歷皇帝的一點就是要錢不要臉,因此黃石決心把這點發揚光大。柳清揚一面把收費標準分發給眾商人,一面高聲誦讀道:“一丈六尺船。靖海稅銀一千兩,一丈七尺船,靖海稅銀一千二百兩……兩丈六尺船,靖海稅銀六千二百兩。”

座中幾個以經營海貿為主的商人們一個個都看得面如死灰。黃石和柳清揚早已經精心計算過,即使抽這樣高的稅,海貿大概還是有賺,不過大概一半左右地利潤就被福寧鎮拿走了,反正靖海稅收多少由福寧鎮說了算,到時候把台灣海峽一堵。凡是查到漏稅地就沒收船只和貨物。

“柳將軍,這個靖海稅實在太高了,會有大量地肖小鋌而走險,一旦他們漏稅成功,正經商家根本無法和他們競爭的。”

柳清揚知道這幾位商人說得很有道理,這樣瘋狂的抽稅肯定會讓不少人豁出命去走私,這種走私集團雖然也會冒極大的危險,但老老實實的商人利潤率實在太低,再加上海貿可能面對的海難等風險。大概六成到七成的利潤都會被福寧鎮抽走,他們根本無法同走私集團競爭。

長此以往正經商人就會漸漸減少,而走私商不斷增多,最終海貿利潤還是會流到走私商人手裏,福寧鎮也無法從中受益。福寧鎮需要靠海稅來發展水師。而走私商也會用盈利來組建私人武裝,最後遲早發展成暴力抗稅。如果正經商人太少,走私勢力太猖狂,那就會造就出新的大股海寇來,而且是能得到無數商人在背後支持地海匪。

“理事會拿到的幹股都會沖做軍費,所以凡是加入理事會的都是義商,黃帥是絕對不會忘記了諸位義商的。”柳清揚說著又拿出了第二份稅單,商人們看到這份稅單上的稅費只有第一份的三分之一左右,最小的一丈六尺船收三百六兩銀子,而兩丈六尺船要收兩千兩銀子。

這個價格雖然還是很高。但總比冒風險被福寧鎮抄沒船貨強不少了,幾個做海貿生意的商人對視了一眼。都輕輕點了點頭,只要福寧鎮水師夠強大,估計九成以上的商人都會選擇交稅過境。

“敢問柳將軍,這份稅單和前一份為何有如此大地差距呢?”

“這份稅單是給義商,也就是給理事會成員的好處。黃帥認為,凡是購買義商船只的商人也都是義商。因此我們福寧鎮設計了這兩種稅單,凡是購買理事會成員船只的人,就適用第二份稅單,凡是使用理事會以外商家制造的船只。就適用第一份稅單。”

這個政策也是黃石苦思冥想出來地,柳清揚一聽就連聲叫好,現在底下的商人多還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很多人都還皺眉苦思裏面的含義,柳清揚就大聲給他們解釋起來:“諸君,等我們消滅了海寇,然後開始收靖海稅的時候,你們認為全大明的商人會到哪裏來買船呢?”

這話說完以後,下面終於有人開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很快這種猛醒就分化為狂喜、激動和駭然等眾多表情,柳清揚又笑著說道:“諸君,到時候不要說全大明的商人,就是四海的紅夷也都會來和諸君買船啊。”

先讓眾人消化了一下這話裏包含的巨大信息,柳清揚又進一步解釋道:“黃帥還說過,既然諸位老板願意雇傭福寧鎮的工匠,那我們就有義務幫他們找到買家,大家請想一想,等到全大明地商人、四海的紅夷都來和諸君買船地時候,那些做船帆、做鐵釘的老板,還會愁貨物賣不出去嗎?”

下面頓時又是一片嘩然,很多人本來只想到做福寧鎮的買賣,但如果一切真如柳清揚所說得話,那等黃石開始收靖海稅後,他們做的可就不只是大明天下的生意了。對黃石來說,他自然也希望這些商人買賣能越做越大,除了靖海稅以外,黃石還等著抽商人和工人的個人所得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