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十節 武夫

趙引弓確認袁崇煥已經是按察使後,黃石知道自己的全盤計劃都落空了,無論是對後金還是對文官集團,這次覺華戰役都並未能幫助黃石取得決定性戰果。

在北京臨危請命時,黃石給自己定的目標是重創後金大軍。他原來估計以努爾哈赤的驕狂,後金軍很可能會像歷史上那樣分兵抄掠寧遠近郊。而黃石本計劃像歷史上的袁崇煥一樣把軍隊集結在寧遠堡中,等後金軍分兵的時候以三營東江軍為先導、十一營關寧軍為後勁,爭取打出連續的擊潰戰。

寧遠離遼陽千裏,冬天又是天寒地凍,假如後金軍真的在寧遠被擊潰,那建州軍能活著回去的恐怕十不存一,這樣的大勝利足以宣告遼東戰爭的結束。

但是回到長生島的時候,黃石遇到了第一個挫折,那就是吳穆已經把一半兵力調走了。

不過三千長生島子弟加上寧遠、覺華的十一營關寧軍,遼鎮和東江鎮的聯軍還是有近三萬戰兵,黃石一直認為關寧軍除了勇氣外什麽都不缺,戰鬥經驗也可以靠裝備來彌補。對面的後金軍不過是一萬多披甲和幾千蒙古仆從部隊,明軍有兵力和主場作戰的優勢,此外驕狂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還很有可能會分兵。

因此從長生島啟程時,黃石仍然是信心十足,滿心想著要好好把握機會,把後金大軍毀滅在遼西的冰天雪地裏。可是這個美夢在覺華被無情地打破了,當時寧遠堡已經開始戒嚴,而沒有寧遠的七營野戰軍,黃石的兵力就過於薄弱。

此時黃石只能寄希望於努爾哈赤自己發瘋送死,因為黃石已經沒有主動出擊的實力。也不太可能擊潰後金主力了。但覺華一戰努爾哈赤不肯配合地發一把瘋,而是扔下了蒙古仆從部隊自己退去了。面對實力未受大損地後金軍,黃石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開。

既然如此黃石只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阻止袁崇煥的升遷。現在身為武將的黃石極其不願意袁崇煥有機會巡撫遼東,因為黃石認定袁崇煥骨子裏是看不起武人的。而且袁崇煥比較野蠻,朝廷法度對他來說……就是廢紙一張,就是拿來撕毀著玩的。

唐以後,皇帝要殺二品官員的話,一般都要下詔獄窮治其罪。有明以來更是如此,朱元璋作為開國帝王也要講求形式主義,殺藍玉的時候都要羅織罪名,把全套的程序老老實實地走一遍。以黃石現在的官階,就是天子都已經無權把他推出午門斬首。不過黃石清楚袁崇煥不能以常理度之,這位老兄殺武將的時候簡單粗暴。比朱洪武的膽子還大。

中國上下幾千年,包括漢、唐、兩宋和大明的歷代皇帝在內,袁崇煥是唯一一個敢不經任何程序就直接把正一品武將推出去斬首的人。黃石不得不承認,這種超過歷朝皇帝的魄力,還有這種天地之間唯我獨尊的王霸之氣給了他巨大地威懾感。

於私,黃石知道只要自己一天還是武夫,那就是有更大的官階在袁崇煥面前也沒有用。雖說明末文視武如奴婢,但像袁崇煥這樣“殺武夫如屠一狗”實在也是太誇張了,所以為了自己的腦袋著想,黃石希望袁崇煥永遠不要有機會上台。

於公,通過覺華防禦戰及隨後的追擊戰,黃石已在關寧軍中建立起了一定威望。現在高第威信掃地,遼西將門聲名狼藉,只要遼西沒有一個強勢的人物,那自己提督遼西也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如今黃石已經有了三營嫡系和不少旁系,再加上遼西地人力、物力。黃石認為平定後金也不是很遙遠地事情了。

可惜,黃石滿腹的如意算盤被趙引弓一句話輕易地打破了,歷史仍然行進在原來的軌跡上。現任的兵部右侍郎閻鳴泰是堅定的布防關外派,早在王在晉倒台之前,閻鳴泰就主張在覺華修築城池。閻鳴泰認為覺華孤懸關外。平時後金根本無力拔除,而冬季集中兵力防守覺華也較容易。只要覺華一天在明軍手裏。後金軍就無法緊逼山海關。

歷史上,面對高第的撤退提案時,閻鳴泰力主堅守寧遠堡,而朝廷最終也采納了閻鳴泰的方略,並根據閻鳴泰的提議提升袁崇煥為按察使,以便統一指揮寧遠三協十五營。現在袁崇煥離巡撫也就是一步之遙了。

事先黃石就知道堅守關外派會勝利,而堅守關外必然需要一個統一指揮的官員,所以他費盡心機橫插了一杠子,還冒著內閣震怒地危險強行要來了節制文臣的權利,就是指望朝廷不會再提拔袁崇煥為按察使。

可是等黃石離京後,內閣抗不住兵部的洶湧抗議聲,最後還是按照他們的意願擬票,和歷史上一樣提升袁崇煥為按察使,節制寧遠三協官軍。在文臣集團的壓力下,天啟皇帝最終也同意了這個折衷意見,即:袁崇煥和黃石兩者之間互不節制,但都有對寧遠三協地指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