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七節 膽色

看到胡一寧安然無恙,黃石心裏很是高興。有道是“多個朋友多條路”……黃石一直是這句話的堅定執行者。他不認為僅僅依靠長生島自己就能克服未來的一切困難,也絕不打算如此。以往黃石無論是對山東文官集團,還是對東江友軍,他都盡力與之相處。

這次的友軍雖然有點猥瑣,但友軍畢竟是友軍,黃石還是打算盡量團結他們,建立起友好的關系。而且關寧鐵騎剛才的一番表現也強化了黃石的固有看法:那就是只要關寧鐵騎認認真真殺敵,老老實實打仗,別一天到晚琢磨著“死道友不死貧道”,那他們也並非完全沒有戰鬥力。

耀州一戰後馬世龍已經失勢。以黃石想來,關寧軍五總兵除了寧遠總兵滿柱外,剩下的楊麒等將領基本上也完了。這次覺華之戰打勝,斬首了這麽多首級,黃石估計這次與他配合的三位關寧參將升官是必然的。三個人都能升總兵自然最好,就算不能每個人都升為總兵.至少升為副將還是大有希望的。

只要能升一個總兵、兩個副將上去,黃石覺得以後也算是能和關寧軍拉上交情了。再說覺華還有三位遊擊,這次功勞這麽大,肯定也跑不了他們的一份。經過這一仗,長生島軍隊與這幾將領的關系可說是非比尋常了,以後就算是調來遼西當差,黃石也不怕完全被人架空了。

胡一寧歸隊時,黃石手下的馬力也恢復了一些,他親自領隊帶著大家繼續向北搜索,一路上零零星星又找到了些散兵。為了節約馬力,黃石和內衛們都是牽著馬步行,近千關寧軍官兵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反正人多走幾步又不會有多累,一旦到了危機關頭馬力可是能決定生死勝負的。

黃石一邊走一邊把找到的散兵打發回覺華。這些人大多沒有馬匹,萬一遭遇到後金大隊騎兵,帶他們逃跑也很不容易。可是如果不能把他們活著帶離戰場,那黃石又何必冒險來打這一仗呢?黃石雖然是牽馬步行,但他也刻意走在大軍之前,以便讓那些得救的關寧軍士兵都能看見長生島的旗幟。

這些士兵心裏自然也都清楚是誰救了他們的命。有這些人口口相傳,在關中軍中自然就多了不少義務廣告員。走了幾裏路出去後,黃石就已經收攏了三、四百散兵,他們千思萬謝後紛紛踏上歸途,三三兩兩地結伴向著南方走去。

黃石記得歷史上寧遠堡為了萬無一失,所以把四座堡門都嚴嚴地封死了。後金大軍離開三天後袁崇煥才從寧遠堡守軍中招募了幾個“死士”,把他們從城頭上縋下去給山海關報信。現在要是想讓寧遠堡內的關寧鐵騎開堡門,那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所以黃石囑咐這些士兵不必耽誤時間去寧遠堡叫門了,覺華的趙通判應該已經煮好湯熱好飯,立刻返回覺華才是道理。

黃石也還記得自己七月去金州時的情景,那時他已經成為了遼南副將,前去金州是為了檢查進攻復州的戰備準備情況。金州堡內的數萬百姓都湧到街頭迎接自己。雖然南關之戰已經過去半年,但那些因為黃石而得救的軍戶的感激之情不但沒有消退,反而像陳年的老酒一樣越釀越濃。金州堡那麽多軍戶、家家都立著黃石的長生碑。當時看著幾萬張向他歡呼雀躍地面容,黃石不禁想到——等平定遼東後,就在這遼南過一輩子也很不錯。

胡一寧歸隊後說什麽也不肯換回將軍的鎧甲,剛才眾人勸他要注意形象時,胡參將扯著大嗓門嚷嚷道:“我是逃跑了,我是換上了小兵的衣服,此皆在朗朗乾坤日月之下。就算把衣服換來,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但是……”

胡參將伸出雙手用大拇指比著,沖著黃石表白說:“但是末將一看到黃軍門的英姿,膽子也大了,勇氣也回來了。想到我胡家也是一百五十年的累世將門,直恨自己剛才沒有死在沙場上,白白給祖宗蒙羞。現在末將就是要穿著這身小兵的衣服,跟著黃軍門去殺他個七進七出,這就叫痛改前非,這就叫知恥而後勇!”

現在穿著一身小兵衣服的胡一寧左手牽著一匹馬,右手豎著一條馬槍,緊跟在黃石身後步行,看上去就好似一個跟班。不過知恥而後勇的胡參將不但不怕被別人看作家丁,臉上反倒還帶著沾沾自喜地笑容。剛才有人問起黃石為什麽不騎馬的時候,還被胡參將吹胡子瞪眼地搶白了一番:“黃軍門是為了節省馬力,你怎麽連這麽點事也不懂?萬一遇上了努爾哈赤老賊,要是因為黃軍門馬力不足,被老奴逃了豈不可惜?”

黃石聞言不禁暗自發笑,節約馬力這話是不錯的,不過節約馬力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了追敵。要是被胡參將的烏鴉嘴說中了,真遇上了努爾哈赤的主力部隊,那黃石肯定是落荒而逃。這個道理黃石覺得胡一寧心裏也明白,不過他這麽說也不錯,至少能鼓舞士氣,所以黃石就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