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 第四十一節 兩帝

三尊大佛還保持眼觀鼻、鼻觀心的入定姿態,天啟也懶得理他們,坐正了之後肅容對黃石說道:“黃卿家起來說話,有什麽要求但講無妨,朕一定會妥善思量。”

黃石也不和天啟客氣,在大殿上朗聲說道:“謝皇上,微臣第一需要足夠的海船,微臣的兵士還盡數在長生島,以臣水營現有的海船,不足以把他們盡數從長生運往寧遠。”

天啟輕輕地點了點頭,眼光一轉就挪到了顧大佛身上:“首輔,天津衛有多少可用的海船?”

“聖上恕罪啊,老臣實在不知。”顧大佛一提官袍就要往地上跪,嘴裏還不急不忙地說道:“老臣一會兒就去查,聖上恕罪啊。”

“好了,閣老請起,朕事先也不知。”天啟示意顧大佛坐回到他自己的板凳上去,然後掉頭對著一個小太監說道:“立刻去查天津衛的海船,速速回報。”

對小太監吩咐完以後,天啟沖著黃石微笑了一下:“黃卿家請說第二件吧。”

第二件是關於覺華島的。歷史上努爾哈赤搬走了關寧軍拋棄的大批物資,意猶未盡還攻下了覺華,殲滅了駐島的四個營七千戰兵;並屠殺了上萬軍戶和駐島的商人;燒了兩千條船;搶走了八萬余石糧食、十萬余匹布、五十萬兩白銀……

“微臣鬥膽,請皇上下旨給寧前道,讓他們立刻鑿開覺華島的港口堅冰,讓臣的兵馬能夠在那裏登陸。”黃石打算直接在覺華登陸,然後把人馬統統轉移到寧遠堡裏面去,再放一把火將覺華的物資燒個幹幹凈凈。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補充了一句:“皇上,最好加一句命令給覺華將佐,如果建奴抵達時微臣尚未到達,他們應焚燒積蓄,然後撤入寧遠堡。”

天啟笑道:“此事容易,朕這就下旨。黃卿家還有什麽要說得。”

“最後一件皇上已經給了臣了,”黃石微微停頓了一下,偷偷回顧了身旁的三位專心吐納的大佛:“臣只是想確認一下,皇上賜給微臣的銀令箭是不是可以指揮所有五品以下地官員?若是有不高於二品的官員在軍令方面和微臣起了沖突,是不是該以微臣地軍令為準?”

天啟聽得有些迷惑,他皺著眉毛掃了下內閣大臣和太監,猶豫著問道:“黃卿家這是何意?”

黃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大聲說道:“回皇上,微臣就是想知道,如果寧前兵備道、寧前道僉事或者寧前道通判和微臣在軍事問題上意見相左,那到底是微臣聽他們的,還是他們聽微臣的?”

天啟聽了之後一下子變得默默不語,而三位大佛則同時擡起頭來,一個個眼中都是精光四射。顧大佛首先出來攪稀泥:“聖上,我朝祖制,以文禦武。尤其黃將軍還是客將,若是強行讓寧前道官員聽黃將軍恐怕不妥。但反過來說,老臣以為黃將軍作為客將、二品的持節武將,若由五品的寧前道節制確實也有些不妥,所以還是互不統屬為好。”

——互不同屬就是各自為戰。這還不如我聽袁崇煥的呢。

聽到這個愚蠢地建議後……好吧,這個建議已經很給黃石面子了,但他仍然忍不住抗聲道:“皇上,顧大人所言極是,但萬一寧前道和微臣相持不下,比如堅守或是出戰,到底該以誰說為準?”

見黃石這麽不識擡舉,顧秉謙哼了一聲,語氣也變得不善起來:“聖上,如果不是黃將軍戰功卓著,老臣以為以文禦武的祖制不可違。”

一邊的丁紹軾對於黃石名聲大振早就心裏有氣,現在看黃石一個區區武夫還敢爭辯更是怒不可遏:“啟奏聖上,老臣也附議顧大人所言。黃將軍雖然不屬遼鎮管轄,但既然到了寧遠,就理應歸於寧前道統屬。”

另一個閣臣馮銓看到場內氣氛劍拔弩張,卻也不願意大家就這麽打起來。他趕快跳出來圓場:“聖上明鑒,以臣之見,但凡遭遇軍務,可以讓寧前道和黃將軍自行商量。黃將軍和寧前道都是同僚,老臣相信他們自然會各退一步、以和為貴。”

馮銓的“各退一步、以和為貴”的主意本來就和顧秉謙的意思相符,丁紹軾也覺得黃石聖眷正隆,不給他一點兒面子也不好,所以這兩個閣臣也一致叫好,對這種處理方法交口贊譽。

不過他們給黃石面子不意味黃石給他們面子。黃石冷冷地說道:“末將身為同知都督,就算被寧前道節制也沒有什麽。但敢問三位大人,如果主事、僉事、通判也和末將意見相左,末將又該如何自處?”

雖然不合規矩,但給黃石一點權力也沒有什麽說不過去的,馮銓一笑道:“自然是以黃將軍為主。”

黃石馬上緊跟著追問了一句:“馮大人明鑒,如果下面地官員借口奉了寧前道的命令,拒絕服從末將,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