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戰長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雪在燒(第2/6頁)

日本人把自己後來的悲劇看成是宿命,沒有真正的認知和缺少反思是這個民族的致命傷。

從東條上任,到聯合艦隊的攻擊編隊向珍珠港駛去,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知道決策內容的日本軍政首腦們在興奮與忐忑間打著秋千,畢竟真要跟美國打仗了。一切都已山雨欲來。進入11月下旬,東京那些知道戰爭決策的人,狀態已由興奮過渡到癲狂。欲望在這個秋天爆棚,用多日後蔣介石的話說,無異於飲鴆之狂夫:“他拿烈性的毒藥,來求片刻的興奮,而實際是自尋絕滅。”[7]

1941年12月7日淩晨。

從迫近瓦胡島的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日本轟炸機,在總指揮淵田美津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52期,奈良縣人)中佐率領下,以密集陣方式直撲珍珠港!7時53分,飛臨珍珠港上空的淵田看到外面晴空萬裏,白雲靜伏如棉花糖,隨後向攻擊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江田島海軍兵學校36期,山形縣人)發出“虎!虎!虎!”的奇襲成功的信號,接下來才開始扔炸彈。

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在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4艘戰列艦被炸沉,1艘擱淺,3艘遭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炸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死傷3600多人。日本只損失了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以及6艘袖珍潛艇。唯一讓南雲失望的是,美國人的航空母艦沒在港裏(這也是後來有人懷疑美國人事先知道日本偷襲計劃的原因)。

從純粹的戰術角度看,珍珠港事變確實是戰爭史上一次“經典的偷襲”。這裏面有一個插曲:按山本五十六跟內閣達成的協議,發起奇襲前三十分鐘,在華盛頓的談判人員把最後通牒遞交給美國人。這樣的話,半個小時後再進行攻擊就不算偷襲了。陰差陽錯,日本人遞交的最後通牒晚了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這邊的日本轟炸機已把美國軍艦炸沉了,那邊的日本人才把最後通牒遞交給美國人,後者看完通牒後,沒法不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無恥的民族。”

美國沸騰了。

中國正是深夜。

重慶郊外的黃山別墅。

前一天晚上,從不熬夜的蔣介石像往常一樣早早睡下。即將過去的一年,對他來說還是有很多收獲的。尤其是春天時,美國宣布將租借法擴大到中國,這也就意味著貸款和軍事援助將更多地到來。隨後羅斯福又派遣軍事代表團來華,數十名美國著名詩人、小說家及出版社編輯以版稅500萬美元援助中國抗戰。而陳納德統領的由美國志願人員參加的飛虎隊已升空與日機戰鬥多日,並取得令人歡欣的戰績。淩晨四點左右,蔣介石被電話鈴聲吵醒,那頭傳來一個聲音,是侍從室軍情處的人:“委員長!得到確切消息,日寇在剛剛不久襲擊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大戰爆發了!”

雖然早就清楚日本和美國間的矛盾,但聽到珍珠港事變後,蔣介石還是大為吃驚。他用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齊,然後大聲喊人,要立即到重慶城裏去開會。一旁的宋美齡提醒他:“會還是上午開吧,現在天還黑著,這下你可以安穩地睡一覺了。”蔣介石想了想,覺得有點道理。這個消息的確能叫他上安穩地睡上一整天,但又確實睡不著。終於忍到五點半,蔣介石下了山,來到重慶城裏的曾家巖,此時後續電報已雪片般飛到手邊。

日軍侵入天津、上海英美租界;

日機轟炸了馬尼拉;

日機轟炸了吉隆坡;

日機轟炸了新加坡;

日機轟炸了香港;

已有日軍在馬來亞半島哥打巴魯登陸(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是在12月7日早晨7時53分,實際上,打響太平洋戰爭第一槍的是日軍第18師團陀美支隊。在偷襲珍珠港之前的兩個小時,以第56聯隊為基幹的該支隊,在支隊長佗美浩率領下於哥打巴魯登陸,從而揭開太平洋戰爭的大幕)……

華盛頓和倫敦陷入震驚,東京市民開始祝捷遊行。

在一種無法形容的心情中,蔣介石於12月8日清晨主持召開中常委會議,討論驟變的時局。在當天的日記中,蔣這樣寫道:“抗戰政略之成就,至今已達於頂點。物極必反,居高臨危,能不威懼?!”下午時,他召見美、英、蘇三國駐華大使,表明和宣示了中國將與友邦共同戰鬥的堅定態度以及立即向日、德、意軸心國宣戰的決定,同時提議成立美、中、英、蘇、荷、加、澳、新等國同盟,在徹底打敗日本及德、意軸心國前,任何一國不單方面與之和談。

珍珠港事件後,中共中央在延安發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其中講道:“全世界一切民族劃分為奉行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陣線與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已經最後明朗化了。”實際上,早在1939年,毛澤東就在談話中講道:“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孤立戰爭的觀點不知道中國如果戰敗,英美等國將不能安枕,這種錯誤觀點十分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