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南京圍城

上海開打後,決定全面持久抗戰的中國進入了緊張、悲壯又倔強的大遷移中!

當然不只是政府機關向華中、西南內地遷徙,還有文化、教育和工業的遷移。

1933年初,山海關失陷後,北京天津暴露在日本人的槍口下,南京將故宮的文物裝了一萬多箱分批南運。中日開戰前,這批瑰寶從上海秘密運往南京朝天宮庫房。為保護國寶的安全,上海開打的轉天,政府派專人在軍隊押解下將其分批運往大西南:第一批80箱文物精華經長沙入川;第二批7286箱走隴海鐵路經陜西入川;第三批文物的運送最為驚險,在12月5日南京陷落前一周,一共9369箱文物走水路經武漢入川。

故宮的文物是華夏五千年文明之精華,可謂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漫長的護送途中,一路上的緊張與驚險,是我們萬難想象的。

這些華夏文明之血脈的轉移入川,實際上比天津東局子飛機場之戰中用大刀砍日機的場面更悲壯:中國人,為民族血脈之生存,為文化血脈之延續,跟企圖亡我而後快的軍國日本,真的拼了。

上海、南京、杭州等東南沿海城市的工業大遷移也在緊張進行中。

戰前經國民政府十年建設,現代工業、金融、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初現成就。有人對所謂“黃金十年”不以為然,但實際上,如果想想那個年代的中國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搞建設的,就應該對十年中工業增長率平均6.7%的數字懷有敬意。

在工業建設中,南京最看重交通建設,因為無論是現在,還是在那個年代,交通除了關系經濟外,更關系國防。開戰前,中國的鐵路有平漢、粵漢、津浦、正太、膠濟、同蒲、浙贛、隴海等十多條大動脈,新建鐵路超過2萬公裏。蘇、浙、陜、湘、桂、川、黔、滇、粵、閩等多個省份的公路網也已經通車,新建公路則超過8萬公裏(“八一三”前後,確實發揮了不錯的運兵效果)。

上海開打後,軍政部長何應欽牽頭搞戰略資源的轉移,其中工業資源是重頭部分。怎麽把沿海的工業遷到大後方,是政府必須考慮的。在那個年代,中國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1937年中國的3800家現代工廠,有3300家在沿海城市,其中上海又占了1200多家。

人要走,買張火車票就行了,但遷個工廠可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尤其是重工業廠。按資源委員會委員兼工業聯絡組組長林繼庸回憶,當時遷一個廠,必須做到這些:動遷、選擇、拆卸、裝箱、報關、運輸、保險、設站、檢驗、接收、未復工前工人安置,此外還要面對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但就是這樣,經萬水千山而又克服了重重困難,中國工業星夜兼程地向大後方遷移著,為中國的現代工業保留了最寶貴的薪火。但也有很多工廠不願意走,無論怎麽動員,他們就是聽不進去,這些工廠主的想法是:就算日本人來了,他們不也得需要這些工廠嗎?他們就不吃飯,不用商品了啊?

總之,該走的,能走的,都在向著華中和西南大後方轉移,因為日本人已經追過來了。

上海跟南京間的太湖北岸有兩道國防線:第一道是吳福線,第二道是錫澄線。按新上任的軍令部部長徐永昌(接替去山西幫助閻錫山的黃紹竑)和作戰組組長劉斐的想法,上海退下來的軍隊,利用這兩道國防線作有次序的撤退。

軍令部擬訂的撤退計劃是:陳誠的左翼軍殿後,張發奎的右翼軍和中路軍先撤。但操作起來卻有一定的困難,也就是說兵敗如山倒的事情發生了。

在上海苦戰3個月的中國第3戰區的士兵們擁擠在通往後方的公路上,信息不通,指揮混亂,很多士兵找不到長官,只好各行其是,過完橋就炸橋,也不管後面還有沒有友軍。天上有日機跟蹤轟炸,地面上的日軍跟進速度又非常快,往往是中國軍隊撤退到一個陣地後還沒喘口氣,日軍的前哨就已經跟過來了,不得不再一次撤退。

即使有的部隊比較鎮定,想利用這兩道國防線抵抗,但由於他們大多是從別的省份趕過來的,不熟悉江蘇的這兩道國防線,手裏也沒有地形圖。更要命的是:這兩道國防線,主要由碉堡和各種掩體構成,但碉堡的鐵門鑰匙掌握在當地保長手裏,仗一打起來,很多保長就找不到了,拿不到鑰匙,碉堡也就成了廢物。有些碉堡終於打開了,跟日軍一接火發現:碉堡基本上建在了陣地正面,忽略了側面,建在正面的都高出地面一米多,目標過於醒目,以致一些部隊長認為:這些碉堡在機動性和安全性上還沒散兵壕來得實用。

吳福線和錫澄線終成影子防線。

中國軍隊退一步,日軍進兩步,僅從心理角度上講,這樣的戰鬥已經沒辦法打下去了。尤其是柳川軍團,鬼得很,數路並進,多點迂回,而且時不時地叫日軍化裝成難民,在迂回中進行迂回,搞得民心大亂,比如要地平望鎮還沒失守時,在平望後面(以西15公裏)的震澤鎮就被日軍便衣隊襲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