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於奴才和情婦(第5/5頁)

亨利對此懷恨在心。畢竟,自從有胡格諾派以來,亨利的家族就一直率領著這些新教徒;他無疑是新教事業的繼任者。不過,正與德意志的新教諸侯協商援助事宜的孔代親王也將弗朗索瓦視為胡格諾派首領,而伊麗莎白一世在支援胡格諾派時,其資金也是直接送給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的。新教徒似乎普遍認為:“上天派遣弗朗索瓦這樣一位大力神,來消滅吞噬壓迫法國的怪物。”納瓦拉王國亨利無法壓住自己的怒火。他憤怒地說道,弗朗索瓦“現在是胡格諾派的主人,總有一天會成為他們的仆人”。

這樣的消息自然逃不過凱瑟琳和國王亨利的耳朵,他們很好地利用了他們的矛盾。法國國王似乎對弗朗索瓦只剩下厭惡,對納瓦拉王國則沒那麽討厭(除了性之外)。有不少辦法能引誘納瓦拉國王拋棄胡格諾派,站在王室這邊,於是,亨利展開了利誘。據一位和納瓦拉的亨利熟識的編年史家稱,法國國王在離開阿維農前往蘭斯之後不久,曾經召見過這位妹夫,任命他為衛隊隊長,並告訴他,他不僅有望成為法國的中將,最終甚至可能當上法國國王。亨利國王喊道:“我的兄弟,我寧願你來當國王,也不想讓那個愚蠢的叛徒當國王。我難道要把王位讓給那樣一個浪人嗎?我的兄弟啊,聽我說:(我死後)你要集結你的黨羽,想辦法除掉他,要第一時間奪取王位!”

納瓦拉的亨利以為,國王不想讓自己的弟弟繼承王位,只要自己和弗朗索瓦斷絕交往(也要和瑪格麗特斷交,因為她也支持弗朗索瓦),自己就會成為王位繼承人,有朝一日將會成為國王。但是,考慮到因此而產生的惡名,亨利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這樣一來,亨利就和納瓦拉國王這一身份完全背道而馳了:他將違背母親讓娜·達爾布雷的教導;辜負屍骨未寒的科利尼和在婚禮上遭受背叛、慘遭殺害的手下;也會辜負那些仍然相信他的胡格諾派。就算是梅菲斯特的誘惑也不過如此。更何況,法國國王還不費一分一毫。

亨利答應了,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和納瓦拉國王之間的脆弱聯盟就此瓦解。為了尋找新的盟友,亨利極力奉承吉斯家族,盡管他知道吉斯家族曾在聖巴托羅繆日大肆屠殺自己的親信和密友。納瓦拉國王與他之前的死敵吉斯公爵(公爵當然參與了大屠殺)突然就結成了同盟。據編年史家說,他們“同床共枕,一起用餐,而且一起參加各種舞會”。英國大使則寫道,如果國王死後無嗣,吉斯家族支持亨利而非弗朗索瓦繼承王位。

瑪格麗特不知道自己兄長給亨利開出的慷慨條件,對丈夫突然背叛以致婚姻關系再度惡化感到傷心,她極力修補索夫夫人對兩人婚姻造成的破裂。她說,夏洛特“向我的丈夫進讒言,說我嫉妒他,卻和弟弟睡在一起。我們都相信心愛之人所說的話,因此,他完全相信索夫夫人。從此以後,他就疏遠了我,對我非常冷淡,盡量躲著我;而此前他對我就像對自己的妹妹那樣,見到我既開朗又健談……我所害怕的已經發生了。我已經失去了他的青睞和好感;為了挽留丈夫,我必須學會處處迎合他”。

盡管瑪戈對背叛的嚴重程度尚不知曉,但她丈夫對這場婚姻感到厭煩,確實是因為索夫夫人對納瓦拉的亨利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獎勵亨利接受國王開出的條件,索夫夫人向他敞開了胸懷,她每天花大量時間和亨利在一起,以討得情郎的歡心(也是弗朗索瓦的不幸)。而為了獲得她的芳心,亨利必須疏遠自己的妻子,不用說,這也是國王的主意——瑪戈認為,這是瓜斯特的計謀。納瓦拉王後悲嘆道,索夫夫人“全心全意地將瓜斯特的詭計付諸實踐,她用盡一切手段,使我的丈夫疏遠我;他甚至很少與我說話。他夜裏很晚才和她分開,而為了不和我在早上碰面,他按照她的指示,一早就去太後的床前和她見面——她總是在那裏;接下來這一天,他們兩人又在一起”。瑪戈無法向弗朗索瓦尋求幫助,因為弗朗索瓦不願讓亨利專美於前,“弟弟也對她大獻殷勤,她總有辦法讓他們都覺得自己才是她的心上人。於是,他們兩人總是心存嫉妒,結果就是反目成仇,兩敗俱傷!”瑪格麗特對此非常憤怒。

這就為新的陰謀與背叛打下了基礎。此時,瑪戈卻第一次墜入了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