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 第一節(第2/2頁)

在仕途上,二人差距更大。如今耶律沖哥的正式官職不過是北院都部署兼總領西北路軍事官,而耶律信卻已經貴為一鎮諸侯,不僅被皇帝寄以西京之地,還讓他掛著北院樞密副使的頭銜,可以參預中樞機務。

然而,不幸的是,如果韓拖古烈想在大遼軍中找一個野心勃勃的將領,他不會找到比耶律信有更大野心的人——因為他是中興諸將中,唯一一位想要繼承太宗皇帝遺志,並且毫不掩飾的人。他曾經上表獻取太原、洛陽之策,數度與皇帝談論對付宋軍的戰術,而且,他還是個實幹派——他在西京充實府庫、訓練軍隊、派遣間諜……除了沒有把軍隊開進宋朝境內,他做了其余一切事情。

耶律信並不是衛王的反對者,五年前,有失勢的貴族曾經在他面前說衛王的壞話,結果被他把舌頭割了,送給衛王下酒。當衛王在位之時,韓拖古烈相信他甚至不會覬覦北樞密使一職,他會本份的做衛王的下屬,他會是大遼最值得倚重的將軍之一!

但是,若衛王失勢,耶律信轉眼之間,就會成為最大的麻煩。

他對衛王的尊重,源自於他承認衛王比他更加聰明、強大,並非是他認可衛王的政策與主張。

耶律信的為人,絕不會策劃或者參預對衛王的陰謀。但是,倘若出現這樣的陰謀,他也絕不會去主動幫衛王一把。若衛王失敗了,那麽,韓拖古烈相信,耶律信將會理所當然的視自己為北樞密使的繼任者。

雖然,即使是其他人做了北樞密使,也很難能如衛王那樣壓制住耶律信不惹事生非,但是,若真的令耶律信如願,那就絕對是一場災難——耶律信無論品德、智慧、能力、聲望、功績、資歷……哪一樣都要遠遠勝於蕭嵐,但越是如此,便越是災難。

他會把蕭佑丹、韓拖古烈們所辛苦努力的一切,輕易的毀掉。

也許他不會那麽天真,真的計劃擁簇著大遼皇帝進入汴京,在宣德門前再次登基。

但韓拖古烈相信,耶律信一定會推行他的“弱敵之策”。

他會認為互市毫無必要,因為他相信契丹人若有想要之物,可以隨時帶兵去宋朝搬回來;他會每年派兵往河北、河東路縱掠一番,讓宋朝不得不在北方集結大量的兵力,並且讓他們的男人為了應付兵役等差使而無法好好耕作,最終不得不從東南運糧,從而無止境的消耗著國力;為了牽制宋朝,他也許還會引誘黨項人回到東方來收復他們的故土……總而言之,耶律信相信戰爭能令契丹強大,而將令宋朝削弱。長時期的消耗宋朝,或者會令宋朝屈服;或者會激怒宋朝,從而興兵北伐,最終被他大敗而歸;又或者,在這種騷擾戰略下,國力疲憊的宋朝總有一天會迎來一場大規模的天災或人禍。而這就將成為大遼的機會……同樣的戰爭,令契丹強大,令宋朝削弱!這是一種荒唐,但卻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想法。

耶律信當然並不會自大到以為可以憑一戰之功,滅亡宋朝。但是,借著眼下的矛盾,若他做了北樞密使,他鼓動著皇帝再來一次“澶淵之盟”,並以此堅定皇帝采納他策略的信心——如果耶律信打算這樣做,韓拖古烈絕不會意外。

並且,他相信,這正是耶律信正在策劃的事情!

這也是他不得不選擇蕭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他相信與蕭嵐有合作基礎的重要原因——若蕭嵐想做北樞密使的話,得到韓拖古烈的支持,也是至關重要的。若韓拖古烈將蕭嵐視為敵人,那麽耶律信就會漁翁得利。而皇帝一旦采納了耶律信的策略,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成功,那也就沒有人知道耶律信這個北樞密使的位置能坐多久。耶律信固然可能因為失敗而失寵,但也可能因為成功而更加得寵;時間可能很短,也有可能長得讓蕭嵐失去耐心……所以,別人當北樞密使也罷了,若是耶律信的話,蕭嵐一定不願意看到。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韓拖古烈並不知道蕭嵐是否值得信任,但耶律信的存在,給了一個他與蕭嵐結盟的可能。如蕭嵐這樣聰明的人,一定會覺耶律信對他的威脅——這個時候,蕭嵐願意來陪他韓拖古烈下棋喝酒,其中必定也有想試探、拉攏他之心思。

“無論如何,我等都要盡力保全衛王的心血!”韓拖古烈幾乎是自言自語的說道。

  1. 韓拖古烈顯然並不清楚突厥只是西遷,並未消失。​
  2. 指遼太宗耶律德光,他曾經攻入後晉都城汴京,並身著漢族皇帝之服飾稱帝,並正式改國號為“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