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 第四節(第6/7頁)

一時間,朝野嘩然,謠言四起,主張對宋朝強硬的人一個個怒不可遏,倒好象衛王幹了什麽賣國的勾當一般,竟成了眾矢之的。連皇帝對衛王也極為不滿。

但若僅僅如此,局面還不至於如此難以收拾。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才是令所有人、包括衛王那樣的智謀之士,也措手不及。

大遼的政治傳統之一,就是耶律氏與蕭氏互相通婚。樞密使、宰相兼為外戚,在宋朝幾乎是不可容忍的大忌諱,在大遼卻是習以為常。因此,衛王蕭佑丹的幼女,在皇帝登基後,也被選入宮中,並被冊封為貴妃。但是,傳聞中,這似乎便是她的出身能帶給她的全部了。自入宮後,她就一直不太受寵幸,皇帝最寵愛的後妃,乃是當今蕭皇後的親妹妹,小名喚作“常哥”的蕭德妃。

大遼國的蕭氏,名為一姓,實由拔裏、乙室已、述律三族組成,其中拔裏、乙室已二族皆出自審密部,後又合為“國舅帳”,其與耶律氏世世結盟,根深蒂固;而述律氏本是回鶻之後,只因太祖娶述律氏為後,因而得與審密氏並立,傳至今日,也有百余年;此外,世宗又以其舅氏塔列葛為“國舅別帳”,使之與“國舅帳”並立,歷史最短,這些個契丹內部的復雜淵源,便是本國人,也輕易理不清楚。但韓拖古烈卻知道,當今蕭皇後、蕭德妃、蕭嵐一家,本出自“國舅別帳”,而衛王蕭佑丹,卻是正兒八經的審密部乙室裏族出身。

而據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父親貴為衛王、北樞密使的蕭貴妃,對於皇後、德妃姐妹,便不是很尊重。傳聞衛王的這個愛女,雖然聰明過人,心性極高,但相貌卻不過中人,入宮時年紀不大,又素不愛奉迎,兼又得罪了皇後、德妃姐妹,故此並不得寵。她進宮之後,僅有過一個不滿一歲便夭折的皇子,此後再無所出。

若事情只是如此,倒還罷了。雖說宮中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但以衛王之尊,蕭貴妃也能安享富貴,沒有兒子也不見得是壞事,至少皇後、太子都可以安心,還少了日後無窮無盡的麻煩。

然而,這蕭貴妃卻不甘寂寞。她被皇帝冷落了三四年後,竟然暗中與一個伶人私通!私通也還罷了,可她私通了幾年,也未被發覺,竟然碰巧便在這個當兒,被皇帝發覺!大遼人人皆知,皇帝因其母後之故,對與伶人私通之事,素來深惡痛絕,一時盛怒之下,竟然當場拔刀,將她砍成數段,又將那伶人活生生剁成肉醬。

雖然事後皇帝為顧全臉面,並沒有再追究,對外只說蕭貴妃“暴疾而亡”。但這件事情,卻是對衛王的沉重打擊。皇帝親手殺了他的愛女,縱然衛王沒有半點怨望之心,若要皇帝不猜忌他會不會心存怨望,卻也是難於登天。況且皇帝心中余怒,也沒這般容易消去。

這些宮闈之事,雖然無人敢公開宣揚,但真要掩蓋下來,卻也是極難的。何況這位蕭貴妃平素在宮裏頭人緣還不是很好,這件事更被所有衛王的政敵視為天賜良機,它讓他們看到皇帝與衛王之間,幾近公開的裂痕。

於是其後的攻擊接踵而來。

先是咬住所謂衛王與樸彥成“私相授受、密謀欺國”一案,攻擊衛王“跋扈自專”、“目無君上”,說他故意私交宋朝,是“養敵自重”之策。然後又是蕭遜寧案——蕭遜寧收受柴遠的賄略,仿佛又坐實了衛王與宋朝“交通”之罪;而蕭遜寧的“胡作非為”,明裏那些攻擊的是衛王教子無方,實則卻是在時時提醒著皇帝衛王“教女無方”……總之,所有這些事情,仿佛是有預謀一般,同時在一個極敏感的時間爆發出來,將衛王推到了今日的困境。

皇帝對衛王的猜疑與遷恕,如今已不是秘密。借口蕭遜寧案,令衛王告病,又下令蕭嵐追查此案,在韓拖古烈看來,這倒是皇帝對衛王還有余恩,並不算是絕路窮途。最令他憂心忡忡的,是皇帝利用同一個借口,將樸彥成與宋朝使館的人全部趕回中京,不許隨駕,又不肯接見宋使,下令將唐康等人羈留……自從衛王失勢,朝中宵小氣焰便越發的囂張。韓拖古烈與蕭阿魯帶、撒撥、蕭忽古並無深交,而北府宰相蕭禧因為被視為“衛王朋黨”,如今也在風尖浪口,自保無暇,更不足恃。甚至韓拖古烈自己,也不免要受到池魚之殃,雖然他也算是皇帝“寵信正隆”的幾位重臣之一,尚能勉強保全自己,但若再與蕭禧等人來往過密,只怕不僅無益於國家朝廷,遲早有一日,終究連自己也會被徹底卷了進去。但若要韓拖古烈因此便袖手旁觀,明哲保身,那也是韓拖古烈做不到的。他受皇帝知遇之恩,又素得蕭佑丹信任,無論於公於私,於忠於義,都不可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