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詩鈔 卷二十七(第2/11頁)

石龍有口口無根,自在流泉誰吐吞。若信眾生本無垢,此泉何處覓寒溫。

世傳徐凝瀑布詩雲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偽作樂天詩稱羨此句有賽不得之語樂天雖涉淺易然豈至是哉乃戲作一絕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書李公擇白石山房

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顏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語,匡山頭白早歸來。

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次荊公韻四首

第四首五言絕句,未抄。

青李扶疏禽自來,清真逸少手親栽。深紅淺紫從爭發,雪白鵝黃也鬥開。

斫竹穿花破綠苔,小詩端為覓榿栽。細看造物初無物,春到江南花自開。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題孫思邈真

先生一去五百載,猶在峨眉西崦中。自為天仙足官府,不應屍解坐虻蟲。

戲作鯝魚一絕

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

次韻答寶覺

芒鞋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更萬山。從來無腳不解滑,誰信石頭行路難。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二首

病骨難堪玉帶圍,鈍根仍落箭鋒機。欲教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此帶閱人如傳舍,流傳到我亦悠哉。錦袍錯落真相稱,乞與佯狂老萬回。

金山夢中作

江東賈客木綿裘,會散金山月滿樓。夜半潮來風又熟,臥吹簫管到揚州。

和王勝之三首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魯公賓客皆詩酒,誰是神仙張志和。

齊釀如澠漲綠波,公詩句句可弦歌。流觴曲水無多日,更作新詩繼永和。

要知太守憐孤客,不惜陽春和俚歌。坐睡樽前呼不應,為公雕琢損天和。

春日

鳴鳩乳燕寂無聲,日射西窗潑眼明。午醉醒來無一事,只將春睡賞春晴。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

十年歸夢寄西風,此去真為田舍翁。剩覓蜀岡新井水,要攜鄉昧過江東。

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孤負竹風涼。

此生已覺都無事,今歲仍逢大有年。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

孟震同遊常州僧舍三首

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遊。忽見東平孟君子,夢中相對說黃州。

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無數碧岏。稚杉戢戢三千本,且作淩雲合抱看。

知君此去便歸耕,笑指孤舟一葉輕。待向三茅乞靈雨,半篙流水送君行。

贈常州報恩長老二首

碧玉碗盛紅馬腦,井花水養石菖薄。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薦福老懷真巧便,凈慈兩本更尖新。憑師為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

溪陰堂

白水滿時雙鷺下,綠槐高處一蟬吟。酒醒門外三竿日,臥看溪南十畝陰。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戲周正孺二絕

折臂三公未可知,會當千鎰訪權奇。勸君鬻駱猶閑事,腸斷閨中楊柳枝。

天廄新斂玉鼻骍,故人共敝亦常情。相如雖老猶能賦,換馬還應繼二生。○自此以上皆黃州及常州居住改登州之詩。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侍次韻絕句四首各述所懷

此下皆入朝為翰林學士以後之詩。

瞳瞳日腳曉猶清,細細槐花暖自零。坐閱諸公半廊廟自注:仆射呂公、門下韓公、右丞劉公皆自講席大用,時看黃色起天庭。

上尊初破蚤朝寒,茗碗仍沾講舌幹。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兩鶴摧頹病不言,年來相繼亦乘軒。誤聞九奏聊飛舞,可得徘回為啄吞。

微生偶脫風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自注: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享此翁晚節閑適之樂焉。

書皇親扇

十年江海寄浮沉,夢繞江南黃葦林。誰謂風流貴公子,筆端還有五湖心。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曾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