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兵源是永遠的痛

然而,無論本土的國民們多麽拼命地工作、多麽熱切地為將士收集祝福,該存在的問題還是會存在。生產效率可以慢慢地由一天生產一個零件變成一天生產兩個,但人是不可能“量產”的。戰爭是財力的消耗戰,更是人力的消耗戰,當時雖然有汽車、坦克,可沒有人知道計算機是什麽東西,更不用說特種作戰等作戰方法了,所以前線的士兵戰死了,就要本土的預備役來補缺;如果連預備役都沒有了,那只能去抓平民了。到後期兵源不足的時候,征兵年齡的下限先是降低到20歲,不久又降低到18歲,所以大部分的大學生也都休學應征入伍,日本國內稱其為“學生出陣”。

這實在有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感覺,當初日本放出豪言要“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卻連自己也沒想到這一仗會拖得這麽長。可是前線的兵源實在是太過緊缺,尤其是將校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大學生們普遍素質又比較高,所以這些學生大多進了士官學校,並被培養成未來的軍官。而培訓的時間也只有一年多左右,可謂“軍官速成班”。表面上的兵源空缺似乎被填補了,但這也埋下了一枚定時炸彈。

大學生素質高不假,可是劣勢也很明顯。學生成天學習,相對缺乏鍛煉,應征入伍後,因為身體素質差而不能勝任兵役的人不計其數,即使被送上戰場,也有不少人體弱染病,無法繼續戰鬥,以至於戰爭後期,因為體質虛弱而住進軍醫院的大學生士兵人數激增。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住進醫院的人還算是幸運的,因為病也就病一個人,打不了仗而已;可是那些沒生病的還留在戰場上的大學生士兵毫無作戰指揮經驗,卻又指揮著自己的小隊,這下可好,軍官一犯糊塗,不僅自己命喪黃泉,連手下的士兵們也跟著遭了殃,一同做了陰間鬼,損失更加慘重。本應過著多姿多彩、意氣風發生活的青年們,卻因為時代的錯誤,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葬身於戰場,實在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