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艱難誕生的軸心國同盟

軸心國,就是“二戰”中由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組成的法西斯主義國家,已然成為“邪惡”的代名詞。然而,軸心國裏面有個奇怪的現象:德國、意大利都屬於歐洲,兩國離得也相當近,發生什麽情況的話,兩國也能互相協助。可是日本與德、意兩國相距半個地球,又在亞洲戰場上,與德、意的戰區毫無重合,更談不上戰場上互相援助了,日本似乎與孤立無援沒什麽兩樣。既然如此,三國結盟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軍事作戰圖

事實上,軸心國誕生的過程比想象中還要曲折。日本國內對此曾有過很激烈的爭論,但爭論的兩方並不是不同陣營的政治家,而是陸軍和海軍。明治維新期間,禁門之變發生後,長州藩掌握陸軍,薩摩藩掌握海軍,雙方經常在國家戰略上有很大的分歧。“二戰”前期,海軍崇尚英美,要求向同盟國妥協;陸軍崇尚德國,傾向於軸心國——最後陸軍贏了。

陸軍支持三國結盟。1936年,希特勒曾提議聯合日本對抗蘇聯,雙方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當時日本一邊謀劃著侵略全中國,一邊又忌憚蘇聯的動作,所以日軍的年輕將領認為,如果德國和日本在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之前同時出兵,蘇聯將面臨崩潰。陸軍覺得手中控制的地盤越多越好,自然支持與德國結盟。

然而海軍卻強烈反對與德國結盟,並主張“日蘇友好”。他們認為,一旦與蘇聯對立,那麽對手將由中國直接擴大到蘇聯和美國。在1938年的“張鼓峰事件”中,海軍以“如果再不停止戰鬥,我們海軍將會轟擊你們陸軍”相威脅,才將沖突暫時化解。由此可見,海軍不想去招惹蘇聯,並極力回避與美國交戰。

德國和日本陸軍一直反對海軍的方針,因為他們不僅想要和蘇聯開戰,還試圖牽制美國。另外,海軍的方針則有海相米內光政、外相有田八郎和藏相石渡莊太郎的支持。石渡莊太郎曾經詢問米內光政:“如果三國結盟,就不得不考慮與英、美、蘇交戰的可能。到時候將有八成的戰鬥是海戰,我們會有勝算嗎?”米內光政當時給出的回答是“沒有勝算”,可見海軍對此問題的態度十分堅決。在五相會議中,有關三國結盟的會議召開了50多次,均因海軍方面的反對而擱淺。

這一下德國坐不住了,當時德國的駐日大使到處活動,不惜用巨款來獲得日本各界的支持。終於,內務省和外務省中也出現了贊成結盟的勢力,再加上後來海軍陣容的慢慢瓦解,局勢終於向三國結盟傾斜。即便如此,海軍在《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締結後仍然要求將此認定為“避免與美國交戰”的行為,並在德國與蘇聯開戰後要求退出三國同盟,但當時的陸相東條英機置之不理。從之後日軍在太平洋遭到來自美軍的嚴重打擊來看,海軍的擔憂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