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審美其實沒有變

20世紀70年代,有學者針對日本年輕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要求受訪者在列出的一系列建築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結果選擇姬路城的最多。姬路城位於兵庫縣姬路市,又叫白鷺城,是一座城堡建築,於1600年前後建造。它雖然是軍事設施,但白色的墻面很美,整體非常協調,與軍事設施應有的性格正好相反。這也體現了日本人的一種審美意識:把兩種完全對立的要素放在一起,互相襯托,讓對方的特色更為鮮明。

建築物的優美,除了整體比例要協調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多加裝飾。裝飾或者強烈的色彩一多,日本人就會覺得格調不高,所以建築材料的使用喜歡盡量保持自然狀態。另外,日本人不喜歡對自然采取對抗姿態的高大建築,他們理想中的建築不是要通過它誇耀人的力量,而是要它融於自然,與自然相協調,讓人覺得優雅、親切。建築物大多是不對稱的,也是為了避免產生人工安排的感覺。佛教及其建築在6世紀時從中國經朝鮮傳到日本,但之後日本人自己建造的法隆寺,連接寺門和講堂的軸線兩側,一邊是金堂,一邊是五重塔,布置和中國佛寺的對稱完全不同。

縱觀日本建築歷史,從古至今,在風格上有一些非常清晰的特征,這些特征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沖擊而泯滅,相反,在現代建築中也有著獨特的發揮。只不過在表現過程中,選取的材料、工藝、技術等具體的表現途徑會和古代社會有所不同。日本的民族特性,既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消失,也沒有隨著現代建築的發展而消失。

其實日本的傳統建築保護得也不是特別好,像茶室、數寄屋、町家、民家、集落也在漸漸消失,日本不像中國由於城市化進程而大量拆除舊建築,而是因為城市化的同時,中小城市和鄉村的建築得不到建設和保護,因為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剩下的大多是老年人,老住宅慢慢變得沒有人住,最終因為得不到維修而廢棄或拆除。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因此日本人對待任何資源的態度都是最充分地利用,不能有絲毫的浪費,這樣就形成了日本文化中很典型的物盡其用的特征。這種特征放在建築上,就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來建出最好的房子,這也可以看作日式建築風格簡約的原因之一,但這種簡約所帶來的,往往是最意味深長的建造感受。比如伊勢神宮的鳥居,它的形式十分簡潔——一根橫梁的兩段懸挑著架在一對立柱上,再在稍低的地方以一根枋子插入,沒有任何華麗裝飾,但它的美感卻沒有受損。

日本文化極具開放性,從古代的奈良時代充分接納中國文化,到近代對西方文化的吸收。我們不免好奇:為什麽他們的接納能力這麽強?從地理上分析,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無疑會讓日本民族形成一種孤獨感和危機感,總覺得外邊的世界更精彩,忍不住去探索,對於外來文化非常好奇。加上日本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復雜多樣,日本人習慣於這種多樣化因素並存的環境,天生具備對外來事物的靈活性態度,培育了他們文化的適應性。在這樣的條件下,日本民族很容易以一種廣博的胸襟接受非本民族的文化,並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