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沒有城墻的江都城

陳德興雖然沒有去過天竺,也沒有研究過印度教和印度佛教,但是他身邊也有一個空行母哈妮波羅,是達瑪波羅的堂妹。能當上空行母,光靠臉蛋漂亮身材婀娜還有從小嚴格訓練出來的技術可不行,還得精通佛理——她們可不是一般和僧人歡愛的女子,而是自身擁有極高的修行,能夠通過歡愛提升道亨,在歡愛過程中同佛進行精神交流的女修行者!所以空行母哈妮波羅對天竺佛教的情況和規矩,都是非常了解的。

正是通過和她的交流,陳德興才得以設計出了一個馬馬虎虎可以用來限制天竺賤民人口增長速度的佛教制度。

首先就是今世修行,來世提升種姓的理論。根據婆羅門教的規定,賤民是“一生族”,沒有來世。只有婆羅門、刹帝利、吠舍三個由雅利安人繁殖出來的種姓才是可以投胎轉世的“再生族”。因此通過今生修行獲得來生轉世的權力,對天竺賤民而言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其次則是僧侶之間不可平等。根據婆羅門教的教意,婆羅門種姓者生來就是僧侶,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根本沒有成為僧侶的資格。而在天竺佛教中,雖然婆羅門、刹帝利和吠舍三個種姓都可以出家,但是首陀羅、達利特種姓者依舊遭到排斥,到了波羅王朝時代基本不能出家修行了。

現在陳德興想讓天竺賤民們有資格當和尚尼姑,當然得將他們和高種姓的僧尼區別對待——在天竺,僧侶是高高在上的老爺!要把賤民和尚當老爺養,陳淮清這個國王非破產不可。

因此陳德興想讓高種姓的僧尼居住在華麗的寺廟上院之中,可以雙修,並且享受低種姓僧侶的服侍和供養。而低種姓僧侶只能住在簡陋的寺廟下院之中,不能雙修,必須伺候高種姓僧侶,必須從事生產,必須為佛祖建設廟宇,而且不得主持如何宗教儀式和活動——他們只能終身勞動和修行,以求來世可以成為“再生族”,實際上他們就是寺廟的奴隸!

陳淮清將陳德興提出的天竺佛教改革方案全盤托出,然後神色平靜地看著波羅父女,認真地道:“允許低賤之人出家修行以求來世,是佛教在天竺復興所必須之策,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佛教又憑什麽戰勝婆羅門和伊斯蘭教?”

這話兒說的可不輕了。陳淮清的意思是,如果天竺佛教戰勝不了婆羅門教和伊斯蘭教,那麽大明為什麽不去和婆羅門教合作呢?

達瑪波羅想了一下,又看了父親一眼,微微點頭,鳩摩智波羅微笑著行了個佛禮,“佛陀曾經希望眾生平等,皆可成佛。血統低賤之人總是眾生之一,當然可以出家修行,若是修行到了,幾世之後也未必不能成佛。只是天竺外道勢大,佛教衰微,弘法不易,一時之間也難以戰勝婆羅門的……”

陳淮清嗤地一笑,“鳩摩智,能不用擔心,孤王自有弘揚佛法的手段!佛和婆羅門本就是一家,佛教興,則眾婆羅門入佛。佛教亡,則眾僧尼入婆羅門。只要我佛的戒刀夠鋒利,就不怕沒有人相信!”

要天竺婆羅門信徒皈依天道是很困難的,而且陳德興對此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這個天道教在陳德興看來,是一個過分積極的宗教,不適合消極而安貧樂道的民族去信奉。

但是要讓天竺婆羅門信徒改宗佛教,或者讓天竺佛教徒改宗婆羅門教,則是非常容易的。因為兩者本就是一體的。佛教脫胎於婆羅門,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婆羅門的一個分支,是婆羅門教的一場改革運動的結果。

歷史上,天竺佛教與其說是滅亡了,不如說是再次融於婆羅門教了。事實上,包括佛陀本人在內,天竺佛教的絕大部分高僧都是高種姓出身,許多幹脆就是婆羅門,想要回到婆羅門教也沒有什麽難度。

而現在,陳德興、陳淮清只是想用另外一種模式融合天竺的佛教和婆羅門教……以佛教為主,吸收婆羅門教的加入。最終完成佛教和婆羅門教的整合,將天竺變成一個佛國,同時再引入儒學教化上層的天竺雅利安人。

……

大明天道二年十一月末,南京,江都城。

江都是一座正在擴建中的城市,它的基礎就是原來的揚州城。不過原來的揚州舊城並沒有拆除,而是在城南的運河東岸修建起了一座新城。稱為江都新城。

包括皇宮、內閣各部、咨議院、四軍部、南天道宮、天道莊總行、大判官院等重要建築,都將在江都新城選址建設。而且這些建築將會統統集中在江都新城的最北面,構成江都城的行政區。這些重要的建築,現在都還是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不計其數的勞工聚集在這裏,通過運河和長江,更有無數的木材、石材和水泥運送過來,在工地上面堆放的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