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堅持就是勝利

荊湖北路,鄂州,武昌縣。

喊殺聲和炮擊聲一陣陣的傳來,小小的縣城,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這座武昌縣城並不在後世武漢市武昌區的位置上,而是在更東面一些,快要靠近江南西路興國軍大冶縣的地方。是現在已經效忠大明的原宋國鄂州鎮的地盤。

就在陳德興從東南海上入侵江南的時候,大宋平章軍國事兼兩江安撫制置大使、團練大使江萬裏,則親統水路大軍六萬,逆江而上開始攻擊叛變的鄂州鎮。

而武昌城則是鄂州軍抵抗宋軍的前沿要塞,十日之前就被江萬裏的大軍團團包圍,然後就是連日惡戰。

江萬裏的軍隊也是團練軍,是江南西路團練軍,俗稱贛勇。聽上去仿佛和浙江的浙勇差不多,但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

首先,人數已經增加到十萬的贛勇,全都服從江萬裏一人的命令!江萬裏是江南士林領袖,在江南西路門生遍地,贛勇就是依托這些門生和門生們的宗族組織起來的。江萬裏就是他們的總頭目,一如歷史上曾國藩在湘軍中的地位!而且,此時的贛勇中還沒有左宗棠這樣的刺頭,江萬裏本人現在又是平章軍國事兼兩江安撫制置大使、團練大使,可謂大權在握!比賈似道在兩浙的威權不知盛了多少。

當然,這也和兩浙多豪門有關。此時的兩浙是包括了後世蘇州、無錫、上海、嘉興、湖州和浙江大部的。江西如何能與之相比?不過江西豪門不能和兩浙豪門相比的,僅僅是財力和進士數量,他們對人口和土地的控制,可絲毫不在兩浙豪門之下!通過他們,江萬裏就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江西的人口和土地。

其次,江南西路多山區,工商業都不大發達。農民的生活也比兩浙艱苦,正合了窮山惡水出精兵的古訓!因此江西團練軍的兵士也比兩浙團練軍的士兵更加吃苦耐勞。而且,江南西路因為靠近蒙宋交兵的主戰場京湖和淮西,民間的軍事傳統也勝過兩浙。不僅各種各樣的弓箭社、武藝社也多過兩浙,而且江西士子對兵事的關心程度也要勝過兩浙士子。

另外,在荊湖北路、淮南西路和四川等地的藩鎮全部倒向大明的同時,這些地盤上擁護大宋的官員和士大夫都紛紛投奔江西。大多被江萬裏延攬。其中軍事經驗相當豐富的一部分官員和士子,則成了江西團練軍的骨幹。在他們的幫助下,江西團練軍的訓練水平也遠遠高於兩浙團練軍。

最後,大概也是江西團練和兩浙團練最大的不同,便是江西團練軍這兩年一直在打仗。先是李庭芝的楚勇一塊兒會攻池州,然後又在淮東和入侵的唐軍開戰,再後來又在李庭芝的指揮下進攻泉州。

雖然都不是什麽激戰、苦戰,但是終究是讓軍將們見了血!

……

見過血,上過陣的兵和新兵蛋子到底是不一樣的。在這一次的西征鄂州之役中,已經算是久歷戰陣的贛勇果然表現出了相當強大的戰鬥力!

僅僅十日的圍攻,就已經打破了鄂州軍苦心經營的武昌縣城。城墻上面已經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豁口,城墻兩側,彈痕累累——這都是江西團練軍用三千斤、四千斤的銅炮在短距離上打出來的!尤其是江西團練軍主攻的城東一帶,幾乎有一整段城墻都沒有了,城磚坍塌下來壘成斜坡。裏面的夯土也坍了下去,那是江西團練軍挖了地道到城墻下面,再埋設火藥炸塌的!

坍塌的城墻兩側,屍體層層疊疊地堆積在一起。有紅色戰襖的團練軍官兵,也有黃色戰襖的鄂州軍官兵。兩邊的官兵都披著差不多制式的盔甲,有步人紮甲、皮甲還有紙甲,並沒有見到鼎鼎大名的鋼甲。即使戰死,雙方的屍體也常常扭打在一起!

鄂州軍顯然在這裏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而江西團練軍,同樣發起了最堅決的進攻,將這裏變成了一個大屍體堆,而他們就是在這屍體堆上面達成了突破,一直突入了武昌城內!

現在武昌城之內,已經全是火光,駐守在此的幾千鄂州軍大部已經崩潰,只剩下守將張志的親兵還依托縣衙進行著最後的頑抗。張志的一營親兵都裝備了鋼甲——這是用鄂州鎮投靠大明時陳德興賜下的南芬鋼打造的。這些鋼甲兵也都是精銳,現在他們將縣衙大門堵死,在做著最後困獸之鬥。兩三千個江西團練兵已經將這裏圍得重重疊疊的,他們發動了幾次進攻,卻都被那些“鐵人”擊退。一時間居然奈何不得他們。

江萬裏的帥旗,這個時候已經插在了武昌縣城東門城關上。一身戎裝的新任大宋平章軍國事江萬裏,在親兵和幕僚的簇擁之下,已經登上了城關。正在俯瞰被火光和喊聲籠罩的縣城。這位六十多歲的大宋名臣,現在真是老而彌堅了。雖然披著幾十斤重的盔甲,卻是腰板挺得筆直,走上城頭的時候,甚至不用人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