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偽儒才是合乎人心的

“子聰兄,如果科舉取士不是與士大夫共天下,那什麽才是和士大夫共天下呢?”

賈似道琢磨了一會兒,居然覺得劉秉忠方才的分析是對的——考試考出來的士大夫,其實沒有資格和皇帝共天下的……而他自己現在的地位,並不是因為科舉,而是因為皇帝是個傻子!

這不是共天下的禮,僅僅是個特例而已。

“仿佛遼東所行之法才是合乎禮的,”劉秉忠微笑道,“士爵議政儼然就是國人議政……而士爵雖然是陳德興封的,但基礎卻是軍功,傳承則是血統。立功封士,子孫世襲,則士不賴於君王,其議政之權才能到實處。而且陳德興還制定了一整套士爵議政之法,設立議會,由士爵選舉議員,以議員行代議之權。此等法度雖是周禮所未有,然而卻暗含孔孟之道。”

孔子是主張復周禮的——這才是孔子的政治理想。而復周禮當然就有等級了,西周可不是人人平等的社會!有諸侯,有大夫,有國人,有野人,還有奴隸!這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而諸侯、大夫、國人這三個等級,都是可以議政的。其實就是一種貴族民主……其實東西方社會在早期有很多共同之處,民主也絕非西方所獨有。

而陳德興在遼東建立的社會,同樣有諸侯(高麗國王就是陳德興的諸侯),有大夫(高級士爵),有國人(普通士爵),有野人(農奴),有奴隸(色目、蒙古戰俘)。而且還有一個正在成形的,有法可依,制度嚴謹的貴族民主代議體制。雖然和周禮不完全一樣,但無疑是周禮的傳承,而不是秦法的衍生。

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德興才是孔孟思想的真正繼承者!而賈似道和劉秉忠其實是商君的門徒……

賈似道拍了拍桌子,吹胡子瞪眼道:“這,這,這……劉子聰,被你這麽一說,老夫不就是偽儒了嗎?”

劉秉忠笑著點點頭,道:“若以復周禮為準,你我皆是偽儒,陳德興方是真儒純儒……然而道統自在人心,這天下人心,是科舉還是在士爵呢?”

“當然是科舉了!”賈似道答道,“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奸臣念的是北宋詩人汪洙所做的《神童詩》中的詞句。這《神童詩》乃是宋朝的蒙學讀物,凡是讀書識字者,多半能夠背誦。而且這《神童詩》道出的,也是普天下讀書人的心聲——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科舉雖然不是什麽和士大夫共天下的路子,而且在皇帝老子的引導下肯定出奴才出蠢才。但確實是一條比較公平的從底層上升的通道。理論上,凡是男子都有機會通過科舉考個官出來,從此改變命運成為人上人。

這機會雖然小,三年一大比,高中者不過五六百。對於幾十萬上百萬的士子來說,根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機會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千分之一到兩千分之一的機會也是機會啊!

整個民族的精英在外敵入侵,國難當頭的時候,也不舍得放下這一絲的機會去習武從軍,在戰場上搏個功名。可見這科舉制度的誘人之處。

注明一下:常常有人把科舉制度和西方的公務員試混淆,實際上這是兩種不同的制度。公務員試的目的是招募辦事的事務官。而科舉的目的並不是招收有實幹才能的官員,而是為了引導民間的精英把光陰耗費在沒有實用價值的儒家經典上面,同時也給底層人民那麽一絲通過讀書科舉改變命運的可能。

雖然對底層民眾來說,一絲上升的可能實在太渺茫了。但是總比沒有的好!而貴族民主制下,給底層平民留下的上升空間,看上去就更小了一些了。

“平章公,”劉秉忠品了口茶,笑著說道,“你若是個還沒有高中的書生,你是希望復周禮,搞什麽士爵議政,還是行當下的宋制,科舉取士,給自己留下那麽一絲鯉魚跳龍門的可能呢?”

“自然是要留一絲登仙升天的機會了!”賈似道斬釘截鐵地道,他拍了拍手,“子聰兄果然高明,原來這偽儒才是得天下人心的,陳德興在遼東所行之法,據是自絕於天下讀書人啊!”

劉秉忠嘆口氣,道:“天下之事便是如此……上升的路子只有這點,若是士爵貴族占多了,下面十年寒窗苦讀的書生士子怎麽辦?”

賈似道冷笑:“除非他能找到更多的路子補上這缺口,否則就是和天下讀書人為難!”

“是和天下人為難!”廖瑩中補充道,“貧家子弟也有不少讀書的,貧兒未必不能高中啊!”

“對!他乃是和天下人為難!這道統、正統,都到不了遼東!”

“所以益都才是宋元兩家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