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永墜黑暗(第2/3頁)

大祭司未答,看了一眼噤若寒蟬的崔氏,徐徐起身,接過身側白衣女子遞來的權杖,按著左胸朝石虎淺了淺身,璇即,轉身走向帳外。

“且慢!”石虎站起身,笑道:“大祭司蒙神明垂恩,乃先知智者,天下之事,無所不知。如今為何不答,莫非……”

“善即乃善,惡即乃惡。”大祭司轉過身來,迎視石虎陰鷲的眼光,半晌,看向白衣佛圖澄,輕聲道:“善與惡固存於念轉之間,然,善之背面便是惡,惡之背面即為善。善惡,終存乎一線。”藍目澄靜,危如泰山。

石虎慢吞吞座下,捧起一塊肉骨頭,胡亂一陣嚼,邊嚼邊道:“不知善,不知惡,即為善惡一線。天未崩,地未陷,吾尚食肉飲酒,當復何愁?”說著,歪頭問佛圖澄:“汝之神,言輪回,生死乃何物?”

“生死即乃輪回!”白衣佛圖澄靜靜一笑,揮手將案上銅燈扇滅,璇即,攤開手掌,緩緩一撫,便見那本已熄滅的銅燈,吐出一燈如豆。

石虎眼神一直,繼而,陰戾忽現,看了眼案上的刀,隨後又徐徐褪盡,繼續啃骨頭。大祭司恬靜的笑著,不作一言。

佛圖澄將石虎的眼神變化盡落於眼中,卻半分不驚,接過弟子手中的小白兔,笑道:“此乃亡!”說著,將已死白兔合於掌心,嘴裏喃喃有辭,稍徐,把掌攤開,朝著掌心中的小白兔吹了口氣,乍然得見,那小白兔竟然睜開了赤紅小眼,隨即,尖尖的耳朵猛然一豎,“嗖”的一聲,竄出了手掌,直直奔向帳外。

眾人皆驚,神情變化來去,驚赫莫名。

佛圖澄看著小白兔竄簾而走,微微一笑:“此乃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即乃‘輪回顯密’之道!”

“啪,啪啪!”掌聲響起,石虎笑道:“佛圖澄比丘之神術,恰若天神也!以汝觀之,此戰,天神之意,在何?”

佛圖澄合什道:“願聞大祭司之言。”

石虎按胸問道:“大祭司,不知阿胡拉天神乃何意?”

大祭司想了一想,執著長長的權杖,前邁一步,答道:“阿維斯塔,善與惡。繩水繞廣固,聖水蒙恩而化生,生生不息,此城難取!單於元輔若行強取,聖火勢必燎原,勇士之顱將飛漫長天,失主之羊將孤泣悲喚。”

聞言,石虎眼睛猛地一瞪,隨即眯成一條縫。

帳中猝然一靜,除白衣道人外,人人自危,諸將緊緊的拽著腿間肉,均想:“大祭司,切莫再言,如若不然,單於元輔必將褻神!”他們俱乃虔誠的阿胡拉信徒,但自從入主中原以來,目睹繁華為鐵蹄蹂躪,貪婪與血腥瘋狂滋生,信仰已然蒙塵。

少傾,石虎哈哈一笑,轉目看向佛圖澄,問道:“佛圖澄比丘,阿胡拉天神已然降意,汝之神,又言何物?”

白衣佛圖澄道:“死化為生,生轉為死,單於元輔將取此城!”

“哈,哈哈……”石虎縱聲長笑,笑聲穿破帳頂,盤來蕩去,聞聲者無不斂目垂首,唯大祭司與眾白衣女子例外。

須臾,石虎眼中赤紅越來越盛,幾欲吐光成束,漸而,胸膛急劇起伏,無邊的快意層層襲來,仿若天地乾坤與諸神皆存於一掌中,翻掌即可滅,璇即,指著大祭司,笑道:“阿胡拉之意,吾已盡知。然,大祭司之意,吾卻不知,甲士何在?”

“在!!”帳外甲士竄進來,眾將色變。

石虎視若未睹,冷然道:“大祭司,伊娜兒,汝乃阿胡拉侍者,理當將善與惡盡播於天地寰宇之間也!是故,吾奉神明之意,賜汝三百騎西行入豫州,南下渡大江,汝可願領此意?”

“單於元輔,萬萬不可……”

“仁慈的單於元輔,三思!!”

霎那間,帳中一派嘩然,便連將將奔進來的甲士也“撲嗵”一聲跪伏在地,畢竟他們侍奉阿胡拉天神已然兩百余年,大祭司便是他們心中的神明之珠,若將大祭司西逐豫州、南放江南,胡漢仇深若天塹,可想而知,大祭司焉有命在?

眾將苦求,石虎卻更怒,冷眼掃過帳中,嘴唇抿得愈來愈薄,頷紋越陷越深。這時,白衣佛圖澄合什道:“單於元輔,大戰在暨,軍心不容失,莫若且待戰後……”

“伊娜兒,願領此意。”便在此時,大祭司寶藍眼眸泛起一汪漣漪,持著權杖,朝著石虎按了按胸,璇即,瞥了一眼白衣佛圖澄,微微一笑,而後,轉身向帳外走去。

方一出帳,即見滿地跪匐著鐵甲,大祭司步伐未滯,穿行於鐵甲人海,徑自走向自己的帳蓬,少傾,輕身而出,手持一杖,背負一囊,手牽一犬,對身後眾白衣女子道:“伊娜兒奉天神之意,西進南下,此事生死難料,汝等勿需跟隨。”說著,看向遠處的白衣道人,微笑續道:“若為生故,可另行他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