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拂埃如絮(第2/3頁)

……

浩蕩的車隊穿出柳道,漫行於竹林,待至岔口一分為二,一隊前往褚氏酒肆,一隊則直行《春秋》驛棧。

劉濃跳下車,正準備迎向後車。

“小郎君……”

驛棧門口,翹首以望的綠蘿與墨璃提著裙擺奔來,前往錢塘縣公署時,劉濃恐棧中有失,特命白袍分行,而她們倆則已然知曉小郎君昨夜遇襲!

兩人圍著細細打量,待見得小郎君安然無恙,皆拍著胸口感謝三官大帝。

眼中,淚水瑩瑩。

恰與此時,一隊縣役經過,至驛棧查核行人記錄……

……

洛洛江水如紋推蕩,一輛華麗的牛車靠於柳下,轅上的車夫不時的望向遠方,眉目間神情頗是焦灼突地,其眼神一凝,回身道:“郎君,人回來了!”

“當真!”

簾中的聲音極喜,隨即有人揣簾而出,站於轅上探視。

須臾,神色一頓。

小道口,有人狂奔而來,踉踉蹌蹌的竄至近前,“撲”的一聲跪倒在地,嘶聲道:“郎君,失了!”

“失了。”

轅上郎君驀然而怔,喃道:“怎會有失!怎可有失!”

稍頓,低聲吼道:“如若有失,汝何尚存。”

來人頓首於地,顫聲道:“回稟郎君,小人被那劉濃以石砸傷,昏厥於叢,是以逃得一命!郎君,快走,縣役四出……”

“其余諸人何在!”

來人道:“皆亡!”

轅上郎君咬牙道:“殺之不死,其奈何哉!罷,山陰!”

……

武林水,葛氏後山。

十幾名縣役將散落四處的屍體歸作一處,仵史將其逐一細細檢核之後,眉色大變,踏至縣丞身側,沉聲道:“回稟虞縣丞,賊人共計二十有四,二十人利刃致死,四人斷舌中有十四人,斷體而猝!無有辯識身份之物!”

“斷體而猝!”

縣丞倒抽一口冷氣,漫眼掃視四周,恍覺廝殺場景重現,如此血腥酷烈,便是其捕盜十年亦從未曾見!華亭部曲,何等人物矣!

“攜回縣署!”

半晌,虞縣丞鎖著眉頭,沉聲作令,隨即攜眾返回,可苦了那幫差役,只得將零零碎碎的物件扔於袋中,扛下山,以牛車拖回。

將將行至縣署門口,檢核渡口的縣役已歸,兩方匯作一處,直奔入內。

……

公署內。

縣丞冷然道:“回稟府君,虞行已核盡賊人二十有四,皆亡!持利刃,指間繭,以骨探之,皆為孔武之輩絕非流民盜匪,應屬士族蓄養多年之陰士部曲!”

典史道:“三日內,往來渡口投棧者,共計三十有五,士族八,庶族三,商賈……”

“唉!”

陳重揮手制住典史之言,苦笑道:“商賈查之何意,此事不難料定,定是士庶之人而為!且依虞賢弟所言,等閑庶族難養忘死陰士!如此一來,何人下手,昭昭於八矣!”

縣丞道:“府君,雖是死證,然若要深究,何不傳檄四關,張帖匪相,以辯其……”

“賢弟啊……”

陳重再嘆,言:“那劉郎君意在渡口,定有其因!此等世家博弈,你我怎可肆意介入其中!莫說無證,即便有證,亦是郡守與之交割矣!”

說著,拍了拍猶自不服的縣丞之肩,慢聲道:“錄籍送至則可……”

……

日尚未落,遙耀中天。

烏桃案上置著渡口驛棧三日之錄籍,厚厚一疊。

劉濃心中感慨萬分,若無葛稚川前來,縣府行事怎會如此快捷!將縣丞送至門口,正欲前往隔壁室中請小憩的葛洪商議。

“吱呀!”

門開,葛洪踏出來,側首笑問:“瞻簀,可是已有眉目。”

劉濃淡然而笑,深深作揖:“尚請葛侯移步!”

稍後。

二人對坐於案。

潔白的左伯紙上,朱墨作圈,中有字跡燎草:吳興周義!

吳興周氏。

葛洪細細思索,眉頭愈鎖愈緊,少傾,沉聲道:“瞻簀,汝已然確鑿乎周劄,怎會如此愚蠢這周義,又乃何人。”

一連數問,皆因周氏亦非同小可!

唉!

劉濃暗暗一嘆,面正色危,沉沉揖手,朗聲道:“然也!昔日周義之親兄周勰,歿於華亭!除此之外,劉濃並無昔仇可致於此!”

一語落地,鏘鏘定音!

……

“啪!”

車夫猛力一揮,空鞭聲徹響於野。

劉濃負手於樹下,目送牛車遙遙漫在落日之端,方才回身返行驛棧,面上神情沉穩若水,木屐踏得從容不迫,袍袂經風一吹,皺展。

來福與四名白袍緊隨其後,亦步亦趨,腰間刀劍晃動待將至驛棧門口,委實忍不住心中好奇,悄聲問道:“小郎君,這個漁家葛侯,會幫咱們麽。”

“嗯……”

聞言,劉濃頓步,緩緩回頭,徐徐展顏一笑,淡聲道:“君子藏器於身,侍時而動!”言罷,唇左微歪,跨進棧門,練字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