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美名潤浸(第3/3頁)

劉濃踩著木屐,揮著寬袖,邊行邊道:“咱們既是拜訪,理應前往莊府,豈有去縣府之理;若是丁府君不在,亦可先投名刺,以示尊重。”

言至此處,似想起甚,回身道:“再備一套琉璃!”

來福道:“李叔說昨日送過一套……”

劉濃笑道:“數年得丁府君照拂,便是再送一套又有何妨!”

“好勒!”

來福知曉小朗君重禮念情,爽朗應得一聲,便欲命人去備琉璃,卻見碎湖引著兩名白袍穿月洞而來,而白袍手中捧著的正是琉璃木盒。

笑道:“小郎君,碎湖來了。”

劉濃回頭,見得晨霧凈白,月洞口飄來一束桃花,嫣然笑著,明媚如初雪。心中愉悅,竟起了打趣來福的心思,笑道:“來福,你怎地能辯清碎湖與巧思?”

“嘿嘿!”

來福摸著腦袋傻笑,面上神色盡是扭捏,皆因近日巧思待他溫柔許多也,用力的想了想,訕然道:“小朗君,我亦不知……”

……

由拳城東,丁府。

別莊不大,前後攏得百傾方園,依舊白墻黑瓦。

門前隨從得名刺後不敢怠慢,沿著廊角一陣疾行,待至內院深處時聞得有嚶嚀私聲,面色便有些猶豫,隨後記起投名刺之人身份,只得朝著鶴紙窗內,低聲道:“家主,劉氏投帖!”

“劉氏,哪個劉氏?”軟糯的聲音傳出,綿得人心生酥麻。

隨從答道:“華亭劉氏,劉郎君!”

“瞻簀!”

室內雜聲頓止,窸窸窣窣的穿衣聲響起,軟糯聲音嗔道:“家主,天時尚早著呢!不若……”

“啪!”

靜!

少傾,穿衣聲持續,其中夾帶輕微嗚嚶,室內有人怒道:“哭甚,快替我束冠,莫怠慢了瞻簀!”

片刻後,室內踏出個年約六十上下的老者,面色紅潤著儒服高冠,身後則跟著個二十來歲的艷婢。這老者正是由拳縣府君,丁晦。

丁晦問道:“瞻簀何在?”

隨從道:“在院前等候!”

丁晦怒道:“糊塗,怎可讓華亭美鶴候於門前!”言罷,揮著大袖,疾步而去。

由不得其不怒,自六年前初見劉濃,他便知曉這劉小郎君的美名:八歲之齡得名於建康新亭,郗公贊言其珠聯生輝,與王氏小郎君並論;不僅得僑居江東之義陽朱氏看中,更與累世巨閥衛氏、王氏互有來往。王氏、衛氏不用論,那是天下門閥庭柱,等閑士族經營百年亦難望其項背。

便說那義陽朱氏,西蠻校尉朱燾現拜從事中郎,即是校尉又是中郎,想來不需幾年便會晉升益州刺史。其上次途經華亭時,尚遣人至縣府,前來的部曲只作一言:朱中郎拜訪劉郎君路過此地!

言下之意,明矣!

若綜上皆不論,單論那小郎君六年來所作所為,便足以教丁晦暗中惴惴而嗟嘆:其從無至有,起於微芒。六年裏,納千頃良田建莊園,縱養豪士蓄精刀,商事亦直達建康,更斬周勰於刀下!

周勰?

何等人物也,吳興周氏,江東累世豪強矣!其說斬便斬了,居然不見周氏報復!雖說其占著大義名份,然若其已身沒有份量,周氏動根手指便可料理矣!

如今之江東吳郡,誰人不曉華亭美鶴與白袍!

唉,此等人物實乃天縱英材!

聽聞,前些日子郗公雖與其暗解婚約,然其並未見絲毫荒頹,竟作嘯於虎丘、奮而振翅、鳴啼長空,盡折一幹世家子弟於袍前,其聲譽名望不減反增。據聞,其剛至陸氏莊園訪友而歸……

江東陸氏!又是一個猶似天塹浩壑的豪門哪……

丁晦一路疾行,心思數轉既亂且雜,細數近些年來關於這劉小郎君的種種傳聞,不禁汗染背心而不知;恰逢一縷晨風拂繞,恍覺背後幽涼滲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