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努力把年輕學者推上第一線

本課題在設計時,我們就有一個想法:應該努力把年輕一代的史學研究者推上第一線。這樣考慮,首先是出於一種擔憂,即中國的蘇聯史研究隊伍目前出現了青黃不接的苗頭。改革開放以後,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一方面,在世界史研究領域,學習俄語的學生大幅度減少;另一方面,在大量青年學子擁向美國史、日本史研究領域的同時,進入蘇聯史研究陣地的卻寥寥無幾。後繼人才本來就少得可憐,研究經費又十分短缺,如果我們再不利用一些重大科研項目啟動之機著眼於年輕人的培養和訓練,那麽早晚有一天中國的蘇聯史研究就會停頓下來。其次也是寄予一種希望。年輕學者精力旺盛,掌握語言的能力又相對較強,只要意識到位,並給以經費補貼,他們有充分的條件去挖掘、收集和閱讀大量的档案文獻,而這一點是許多老一代研究者望塵莫及的。這些年輕學者一旦走上科學研究的正路,就完全有可能為中國的蘇聯史研究開創出一個新局面。

本課題組織了一支老中青三結合、以青年為主的研究隊伍。在24名作者中,年逾(或近)古稀的老一代學者5人,45歲以上的中年學者5人,其余十幾位均可謂年輕學者或學生,包括參加課題研究期間的在讀博士研究生9人(他們所做的研究都是其博士論文的精華或一部分),平均年齡約48歲,最小的只有25歲。這些年輕的史學工作者有熱情,有幹勁,肯於埋頭讀書,用心收集和研讀档案文獻,只要看看文章的注釋,就知道他們確實是下了一番工夫的。當然,他們之中很多人還缺乏經驗和訓練,對史料分析、綜合及升華的能力也比較欠缺,特別是中文的修養離一個真正歷史學家的要求尚有距離。[10]不過,只要繼續努力,肯下工夫,勤於學習,相信他們必會有所作為,在未來中國的蘇聯史研究領域大顯身手。

最後還要說一句,這本書只是我們實證性專題研究的第一步。自然,僅僅靠一兩部這樣的研究著作,我們還不足以解答歷史提出的重大問題。但是,我們這樣做,就是在朝著解答這些問題的方向努力。我們相信,如果重視档案文獻、強調實證研究在中國的蘇聯史學界形成風氣,如果有更多的資金、人力投入到這樣的研究中來,中國學者定然不會辜負人們的期望。

2008年9月


[1] 《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第255頁。

[2] 《列寧全集》第6卷,第28頁。

[3] 《列寧全集》第18卷,第152頁。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第25頁;第22卷,1965,第456頁。

[5] 參見《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19頁。

[6] 如恩格斯在分析東方“沒有達到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的原因時所說的那樣。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第260~263頁。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頁;第9卷,第244頁。馬克思甚至認為這是“了解東方天國的一把真正的鑰匙”。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96~397頁。

[9]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就是理論界和學術界爭論不休的問題,限於篇幅,筆者在這裏不擬進行討論。不過,總的說來,筆者傾向於認為東方社會的發展有其歷史和文化傳統的特殊性,世界不同的文明區域的歷史進程必然有其各自的發展特性。實在地說,囿於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缺乏對東方社會和歷史的深刻了解,所以中國學者對東方國家歷史傳統和發展階段的研究不能僅以對“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討論為中心,而必須建立自己的以探索歷史發展軌跡為基礎的“中國東方學”。

[10] 本課題在最後統稿時,也確實拿掉了兩篇年輕作者的文章,在此,筆者希望他們不要氣餒。他們掌握了很好的材料,但目前還不能充分利用這些史料講述歷史。就是說,方向是正確的,但功力還很欠缺。